Skip to main content

[花蓮行] Day 1:靜思精舍。靜思堂。藍普快。南濱夜市。

[過了宜蘭後從窗外照出]

8/12禮拜二,說了這麼多年,妹妹都已經要升大四了,我總算是去了花蓮啦!可見我一直都是個說說人而已。我一項討厭事先預定車票,我喜歡當隨興人,喜歡到了車站再買票,可是,去花蓮是行不通的,竟然沒有位子!我買到的票得要一個小時候呢!我怎麼想都覺得不可能沒票,一定是台鐵的人懶得幫我查過了松山以後的座位。Anyway,我反正也就乖乖認了,搭了08:30第1000次的自強號到花蓮。單程要445元耶!媽呀,真是貴。可惜我坐到的不是靠窗,所以無法好好欣賞美景,旁邊的人竟然把窗簾全部拉起來,真是太浪費啦!
隔著走道,我旁邊坐了兩個自助旅行的韓國人,拿著厚厚的旅遊書,要在台灣旅行還真不簡單耶!是說,我之前自助遇到的韓國人,英文都不是很好,所以都只能依賴他們的旅遊書,真想知道他們的書裡面到底提供了多少資訊。

[花蓮車站外]
之前看ptt,有人在問花蓮站外面是不是一片稻田,雖然不是稻田,可是其實也不是很繁華,我到底希望看到什麼呢?總之,看到一大片空地,以及豔陽,我真希望到個到處有冷氣的地方呀orz 妹妹因為老師出國,所以得了幾天的閒,說要騎機車來接我,可是卻不見人影,因為她這個天兵,忘記把鑰匙放在哪兒啦!光是在火車站外面等她,就耗了半個小時,早知道我就搭晚一點的火車,想說我昨天為了趕作業,只睡了兩個小時便出門搭火車了說。妹妹平常超級細心的,不知道為甚麼會出這種紕漏,為了找鑰匙還從實驗室跑回宿舍,最後很蠢的在實驗室的桌子上面發現鑰匙,真是讓人無言呀!

[午餐:湘壽司]

午餐吃的是妹妹帶我去的湘壽司,據說因為很便宜,所以是慈濟大學學生的最愛,店門口還養了兩隻小豬,很可愛(不過不是重點)!妹妹幫我點的是生魚片蓋飯,她自己點的則是湘便當。生魚片蓋飯,150元,超級超級大碗,我原本以為自己是大胃王,吃蓋飯沒什麼困難,結果吃到一半就不行了,還是依靠妹妹幫我吃完的。
[生魚片蓋飯]
[湘便當]

[老師的宿舍]
下午算是慈濟之旅,先去妹妹宿舍放東西,然後去精舍再回來看靜思堂。不算是真正進去逛校園啦,因為太陽實在是太大了!真是要命呀!
感覺慈濟人自成一個社區耶,有自己的餐廳、托兒所、小學、中學、高中、大學,真是太強大了。老師如果有家眷的話,就可以住在這樣的宿舍裡面,外觀十分的漂亮,比台大的學人宿舍高級多了!
[學生宿舍]
學生宿舍的外觀看起來也很漂亮,裡面的話就很普通了,就是宿舍該有的樣子,四人一間,附衛浴。沒有冷氣,可是頂上有兩支大電扇,因為房間也不很高,所以開起電扇以後十分的涼快,難怪他們可以不依靠冷氣而活。據妹妹說,證嚴法師曾經去參觀過宿舍,還產生了「為甚麼需要這麼多鞋子」的疑問,哈哈,證嚴法師真該來看看台大的女生宿舍,那個鞋子才叫做恐怖咧,走廊上到處都是,慈濟大學宿舍走廊裡是看不到鞋子的,相對來講已經很整齊啦!圖片中高的那邊是女生宿舍,低的那邊是男生宿舍,原本是設計對稱形狀的,之所以會兩邊不同高並不是因為蓋到一半沒有經費,而是因為佳山基地跑來說那邊是飛彈路線,要他們不可以再往上蓋了。所以,從妹妹的房間望出去,不只可以看到南濱夜市跟鯉魚潭的煙火,如果發射飛彈的話,也可以看到唷,哈哈!

[靜思精舍]
在妹妹的房間稍事休息以後,兩人便騎車去看靜思精舍了,也就是證嚴法師一開始修行的地方,對於慈濟人來說就像是聖地一樣,話說,每個地方只要會眾夠多,財力充足的話就會蓋靜思堂,所以到處都有靜思堂,長得就跟花蓮的那個一樣(都不用改設計稿耶),但是,慈濟精舍卻只有一個!感覺就這樣闖到人家修行的地方有點不好意思,不過,妹妹說精舍的人也很習慣有觀光客了。順帶一提,慈濟跟台大一樣,也有馬拉松,他們得從慈濟大學一路跑到精舍,還要封路給他們跑呢,真是太強大了!是說,這段路也不短耶,真是太辛苦了!以前的學生好像還得跑不只一次,現在只需要跑一次而已;馬拉松當然要有時間限制啦,雖然同樣是設定在快步走就可以抵達的範圍內,但這距離用騎車就覺得遠了,真難為他們啦!
靜思精舍的建築非常的樸素,裡面除了辦公區外,還有工房跟菜園,會做蠟燭、八寶粥之類的東西販賣,看了介紹,早期還有做尿布呢!我覺得比起單純接受人家的供養,即使到現在還堅持要自己種菜的精神十分的難得。

[曼波新城]
在路上可以看到曼波新城的路標,連公車站牌上面也繪有曼波魚呢,很可愛!曼波魚含有很多膠質,對養顏美容很有助益,是說那個QQ的口感,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接受。

[五霸包心粉圓]
五霸包心粉圓是花蓮的MUST EAT之一啦!看招牌跟店面真的不覺得特別,我原本以為是賣甜湯或者是飲料的店,沒想到竟然是吃剉冰,而且還是好大一盤的剉冰。妹妹幫我們點的是他的招牌,焦糖口味的包心粉圓,裡面還請店家加入豆花,這樣吃起來才不會太甜,在這樣的熱天裡吃十分的消暑。不過,份量實在是太大了,就算是兩個人吃也覺得很辛苦呀!BTW,包心粉圓可不只一種口味唷!


[靜思堂]
回到慈濟校園,跑去參觀了靜思堂,地下一樓、一樓設有他們展覽,主要是紀錄他們做過了什麼事情,真的可受到慈濟人的善舉。一樓的大禮堂,十分的莊嚴肅穆,慈濟大學的畢業典禮便是在那邊舉行的。要進靜思堂,得先拖鞋,旁邊有袋子讓人裝鞋,因為覺得丟棄很浪費,裝完以後會回收清洗,是師父們一個個不帶手套用雙手洗淨的,想到不管怎樣的髒東西,他們都是親手去清洗,便覺得感動,也因此,放進袋子時一定要讓鞋底對著鞋底,才不會髒污了袋子。
[竹軒]


[液香扁食]
來花蓮怎麼可以不吃扁食呢?首先去吃的是液香扁食,整間店除了扁食以外,什麼都不賣,每天只供應一定的量,賣完就沒了。買的時候會給號碼,自己入內找位子坐下,過一會兒會看到店員帶著一托盤的扁食過來喊號碼,叫到的就舉手拿扁食。據說每天生意都是搶搶滾!真不簡單!

[手提戴記扁食,搭藍普快]
為了要趕搭6:40的藍普快,戴記扁食只好用外帶的啦,先說,沒照片是因為我忘記照就在火車上開始吃了,兩家都很好吃唷。
藍普快其實就是古早的普通快車,是台灣現在唯一可以開窗的火車,裡面也沒有冷氣,是電風扇,藍綠塑膠皮包著的椅子也很有味道。隨著台鐵的一再減班,現在藍普快已經快要絕跡了,五月以前還有開到宜蘭,現在最北只有到和平,最南則是台東,想要搭它看海已經不可能啦。想要搭藍普快已經很久了,難得來到東部,說什麼我都一定要搭到。

[超級復古]
[車離花蓮站]
在花蓮站買票的時候,因為是用機器買的,所以就隨便買了一個到平和的票,怎料,火車開到平和停住時,從車門望出去,竟然沒有月台只有碎石子跟灌木叢,更別說燈光還有寫著平和的發亮牌子了,嚇得我跟妹妹哇哇叫,堅決不下車,一直開到下一站壽豐,看到有燈光跟月台還有站務人員,這才放心下車。站務人員大概也不是第一次碰到我們這種天兵了,還告誡我們下次不要亂坐火車,也幸好我們沒有在平和站下車,因為站務人員說那邊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我們如果下了火車真的就找不到任何人啦!真是好里家在。
沒有事先查火車時刻表,隨性的我帶著妹妹只能等一個小時候的莒光號了,所以只好先去外面逛逛,說實在的,壽豐站外面也沒什麼好逛的,幸好有農會超市跟7-11,我們就在那邊買冰吃,耗時間啦!
[壽豐站]
[不可以再亂搭車了,站務人員還叫我們一定要站到對的那面去]
[月台上面的操縱器]
坐上莒光號,心中滿是感謝。台鐵的站務人員人真的很nice,顧這種小站應該很無聊吧,偶爾有我們這種天兵去,他們就有茶餘飯後閒聊的話題了!在補票的時候,壽豐站的站長還幫我們在票的背後蓋上了紀念章,一問之下才知道,每一個站都又紀念章,真是太棒了!哈哈!我要開始我的蓋章之旅啦~把重重的1101手帳帶來,果然沒錯!

[廟口紅茶]
[是這個鋼管]

順利返回花蓮市,接著就是買宵夜啦,是我指定的「廟口紅茶」,這家店可是24hr營業的呢!他們的飲料不添加冰塊,是用圖片中的鋼管來冷卻的,紅茶超級好喝,甜度十分的剛好,重點是有一個很香的味道,搭配他們的點心「西點」(沒有寫在菜單上面,直接講就可以了,就是圖片中最左邊的那種蛋糕),甜而不膩,十分的好吃。[廟口紅茶真的很棒,吃了讓人念念不忘,我在要回台北前,又特別繞去買了大杯的紅茶跟三個西點,就是要帶回台北慢慢吃的啦!]

帶上廟口紅茶的飲料,妹妹載我來到南濱夜市,這邊的夜市以玩遊戲為主,吃得東西並不多,走下堤防,外面就是海,可以坐在海邊吃東西聽波浪聲,一邊因為有賣煙火的小販,所以很多人在放煙火,如果不想要花錢,坐在一旁就可以看別人放的煙火啦,真是享受,難怪是情侶約會的好地方:)可惜我身旁的人是妹妹...哈哈。

花蓮行,第一天,光是下午就很豐富啦:)Good!
*我把圖片都上傳完畢後才發現,我相機的時間是錯誤的orz,所以圖片上顯示的也都不正確,總之,如果把他當12小時制來看的話,就是再早四個小時才是正確的。懶得重新更改照片上得時間了。就將錯就錯吧!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 ="
不是我在說,
就已經和妳解釋過那一棟建築是"全球慈濟人宿舍",
老師們的宿舍是車道旁邊那些(有托兒所的那個),
不要隨便宣傳啦!

ps.照片右下角的標籤是怎麼做的? 教一下吧!
jeanne0919 said…
老妹,下次不要用無名氏碼~
不是我在說,慈濟每棟建築都看起來灰灰的,我是怎麼能記得呀!(請原諒我這小容量的腦袋~哈哈)

不過,雖然圖片看到的是「全球慈濟人宿舍」(性質大約就是給慈濟人掛單),老師的宿舍外面看起來也差不多就是這樣啦,一樣很高檔!

回覆你的PS,請愛用PhotoCap,免費的軟體,還不錯用唷!可以使用模板,批次修改很多照片~
Wendy Chen said…
Jeanne也變成高科技人了!真好真好 :)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親子共讀:《聽說小豬變地瓜了!》、《我相信你》

  (大班上學期週末共讀繪本) 綺綺連續兩週從學校帶回來的都是宮西達也的繪本,不過兩本是不同系列的。綺綺這學期已帶回來 14 本書,宮西達也的作品就佔了 3 本,真的是熱門! 12/18 帶回家的繪本:《聽說小豬變地瓜了!》 這本書很久以前借過,但是因為我自己覺得故事內容很混亂,小孩聽得一頭霧水,所以很快就還了,並沒有紀錄。綺綺帶這本書回來,說很有趣。 小豬向小老鼠哭訴「大野狼拿著地瓜要和他交換飯糰,飯糰拿到手後不但沒有交付地瓜,還一口氣把飯糰吃掉閃人」。小老鼠聽完跑去找小兔子幫忙,小兔子找小猴子,小猴子找小浣熊幫忙,小浣熊又找小象;但是每經過一次轉述,事件都被扭曲了一點,小象聽到「小豬把飯糰變成大野狼吃掉後,自己變成烤地瓜了」,匆匆忙忙的跑去找小豬,剛好遇到正要吃地瓜的大野狼,他從大野狼口中把地瓜(小豬?)救下,帶著他回小豬家,卻小豬家門口遇上小豬,怎麼會這樣呢! 每次動物們在轉述小豬和大野狼的糾葛時,左頁都會出現四格小圖;一邊讀一邊請小孩看圖說故事,感覺好像小學會有的習題,就算看著圖,小孩有時還是會講錯或者漏掉重要訊息,只能靠提示的讓小孩講出答案,看圖說故事也是需要練習的呢! 故事說完,問孩子「這個故事是要跟我們說什麼」,原本預期答案是傳言不可信,果然是我想多了,綺綺的答案是「講大野狼把烤地瓜拿走了」。只好帶他們重看轉述鏈,問他們每個人講的都不大一樣,而且越來越奇怪;綺綺指出只有聽到第一手消息的小老鼠講的是一樣的,其實過程還是與原版不大相同,小老鼠的版本中大野狼有將地瓜交給小豬,只是他又把他搶走了,但從結果來看是相同的,和綺綺說明後他修改意見,指出第一和第四張圖是相同的。 讀完故事和綺綺解釋什麼人的記憶並不可靠,記得的常常跟實際聽到 / 看到的不一樣,聽完再轉述的內容往往會有差異;講完馬上示範,隨口說「請你拿一顆蘋果兩根香蕉三顆橘子給我」,然後請綺綺復述,被突襲的綺綺自然講不出正確數字。了解記憶不可靠後,請他以後要轉述發生什麼事時,只講自己記得的部份,不確定的部份就不要自己腦補了,有時出發點是好意但是會好心辦壞事,別不小心當了謠言製造者和傳播者;為了讓綺綺更進入狀況,我用他班上同學的名字編了一個類似的轉述事件故事,聽到同學的名字出現在故事裡,而且劇情超展開,綺綺顯得樂不可支,這樣到底能不能記得不要亂傳話呢? 最後我問兩個人是否聽過類似的故事,兩個人都沒反...

繪本科學課:《不對、不對》、蓉蓉的氣球》,靜電與氣球

《不對、不對》 大毛熊不會說「你好」、「謝謝」、「對不起」,好朋友小兔子教他,但他總是用錯時間地點和方式(例如爬上樹大聲向小猴子說你好,小猴子嚇到跌下樹,又例如,在睡覺時間闖入小狐狸家,大聲說對不起),面對小兔子「不對、不對」的糾正,大毛熊的回應總是「可是我有說你好(對不起、謝謝)呀」,甚至故意惡作劇,反正只要有說對不起就好。 這天,大毛熊沒經過小獅子同意,穿了他的溜冰鞋跑走卻掉進路上的大坑洞,大毛熊大聲呼救,但是沒有人要來幫忙,他想起自己捉弄別人的行為(搶小兔子的棒棒糖,踢小鹿屁股、亂丟香蕉皮害小牛跌倒),總算了解為什麼小兔子總是對他說「不對、不對」,他大聲說「對不起」。忽然間天上落下水來,原來是小動物們提著水桶來倒水,水位上升,他總算浮起來爬了出來。脫困的大毛熊從此以後會好好說「你好、謝謝、對不起」,而且再也不捉弄大家了。 《蓉蓉的氣球》 蓉蓉和媽媽去逛街,得到了一顆黃色的氣球,綁在手上的氣球平安的隨他返家,進了家門他開心解開繩子,氣球飄到天花板上,媽媽才幫他拿下來又失手飛上去了,媽媽於是把氣球綁在湯匙上讓蓉蓉帶著氣球去院子裡玩。蓉蓉玩得正開心,來了一陣風把氣球颳到樹上去,媽媽拿了兩根棍子但鉤不下來。蓉蓉一直哭,哭得吃不下飯,氣球是他的朋友,他想和氣球一起刷牙吃飯睡覺。媽媽承諾他明天要去借梯子救氣球,蓉蓉看著窗外的氣球,在黑夜中就像月亮一樣,放心的去睡了。 老師故事說到一半,綺綺就大喊「我有辦法,我爬到樹上把他接住,我爬爬爬爬(雙手一邊作出攀爬動作)」,非常投入劇情。 科學實作 — 靜電 老師拿出氣球,問大家要怎麼樣才能把氣球固定在頭上像米老鼠一樣,有小朋友提議膠水、橡皮筋,綺綺:「啊,我想到了,膠帶」。最後老師一邊摩擦氣球一邊請小朋友一起數到十,氣球就能吸在頭髮上了。每個小朋友都得到兩顆氣球自己實作。接著發給每個小朋友裝有小顆粒保麗龍球的透明夾鏈袋,裡面還放了幾隻玻璃紙小魚,讓夾鏈袋充氣鼓脹再把摩擦過的氣球靠上去,保麗龍球、小魚就會吸附或者排斥。

親子共讀:《小奈奈的超厲害生日大餐》、《我吃拉麵的時候⋯⋯》

(中 班上學期週末共讀繪本) 每週五都很期待打開綺綺的書包,看看帶回來共讀的班書是什麼。遇到輕鬆內容的時候,媽媽心情也感到很輕鬆,遇到有帶到嚴肅議題的繪本時,媽媽也覺得很有挑戰性。 目前帶回的六本班書中有兩本內容和戰爭、人權有關(本次的《我吃拉麵的時候⋯⋯》和上次紀錄的《馬戲團來到我的村子》),雖然是擦邊球式的帶到,而不是寫實的揭開戰爭的殘酷與悲慘,但是老師願意選這樣的繪本作為班書,我在意外之餘也感受到老師的用心。只選開開心心好笑好玩的繪本,在班上念故事應該很輕鬆吧,但老師卻願意脫離舒適圈,實在值得喝采。 10/25 帶回來的繪本:《小奈奈的超厲害生日大餐》 小奈奈的奶奶教導她選擇食物要考慮營養均衡,要吃讓身體健康的四種食物,分別是有綠色精靈的蔬菜或海藻類料理,黃色精靈的米飯或麵包、麵類,紅色精靈的肉類或魚類料理,白色精靈的味噌湯或清湯的湯品。剛好小奈奈的媽媽要生日了,小奈奈決定為媽媽做一餐飯,她和奶奶一起擬了包含四種精靈的菜單:豆腐淋蛋、小松菜拌炸豆皮、鹿味菜櫻花蝦飯、糯米湯圓湯,在奶奶的協助下完成了媽媽的生日餐。 這本繪本對我來說實在很像教科書(只是充滿圖畫外加假借奶奶之口而已),但綺綺卻很買單。小奈奈的奶奶在吃到飽自助餐餐廳教導她拿取食物時要注意份量,吃多少拿多少才不會浪費,還說了甜點、飲料不算在正餐裡面,是飯後才能吃的,不能吃太多只能吃一點點;這兩點綺綺記得挺牢的,除了會一再和大人確認自己的行為是否構成浪費外,當吵著要喝飲料時,聽到媽媽舉出奶奶的提醒,也會瞬間妥協改成乖乖吃完再說。到底是繪本有魔力,還是綺綺太單純呢? 這本繪本裡有詳盡的圖解,說明每道菜的步驟以及變化替代食譜,封底蝴蝶頁還補充了準備、善後工作以及料理安全注意事項。幸好綺綺沒吵著要做和小奈奈相同的料理,這麼日本風的菜譜,和我平常的料理差超多的! 忽然想到綺綺很喜歡家裡的《雨蛙博士的野莓點心教室》,雨蛙博士帶領野鼠們採回一車野莓,接著圖解野鼠們如何製作野莓果醬、野莓果凍、野莓蛋糕。超多字的製作步驟,媽媽沒有偷斤減兩的如實念出,綺綺也很有耐心的要聽完料理步驟,我想綺綺長大後應該也會喜歡看食譜吧! 11/1 帶回來的繪本:《我吃拉麵的時候⋯⋯》 第一頁男孩自述自己在吃拉麵,接著場景一個個切換,呈現同一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