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繪本注音符號課:《幸運的內德》、《紗娜的紅色毛衣》,降落傘


這次學的注音符號是ㄙ和ㄧ,老師選的詞是降落傘、毛衣,老師不時會帶著大家唸「ㄙㄙㄙ,降落傘的ㄙ」和「ㄧㄧㄧ,毛衣的ㄧ」。

配合本次的注音符號,兩本繪本分別出現了降落傘和毛衣:





《幸運的內德》
繪本間隔著用彩色和黑白呈現幸運和不幸兩種情境。內德幸運的收到生日派對的邀請,他開飛機前去,不幸遇到發動機爆炸,幸好他有降落傘,背著降落傘拉開拉環飄著,不幸的傘有破洞,內德要掉下來了(老師請小朋友指出破洞)!幸好地表上有凸起的乾草堆(老師請小朋友指出乾草堆),就朝那邊降落吧,快抵達時發現草堆上居然有根危險的大叉子,幸好內德沒落在叉子上,但是他掉進海裡,不幸的是旁邊有很多鯊魚,幸好他會游泳(老師帶領小朋友一起用手游泳),好不容易爬上岸,不幸的遇上好多老虎(老師帶著小朋友學老虎),五隻老虎追上來內德加速逃跑(老師帶著小朋友揮動手臂奔跑),內德開始挖洞(老師帶著小朋友動手挖,往前挖,往下挖,往上挖,挖到地板,一起數到三用力推開),鑽到了一個好多人的地方,居然就是生日派對會場,而且這個生日派對就是為內德辦的,好幸運!

隨著上課次數增加,綺綺也越來越會回應老師的提問,故事一開始時老師提問內德可以用什麼交通工具去生日派對時提到高鐵,綺綺便大聲說自己坐過高鐵。至於講故事中老師一邊帶小朋友做動作,綺綺也總是很投入,媽媽講故事時比較不是很會帶著做動作,只能看老師怎麼做回家依樣畫葫蘆。

《紗娜的紅色毛衣》
紗娜收到奶奶織的紅色毛衣,好高興的穿上去,但是毛衣太小了,肚子都跑出來了。紗娜和貓咪魯魯合作,分站兩邊用力拉袖子(老師引導小朋友也一起拉),袖子很長了,但下擺還是太短,接著分別拉下擺和領子(老師引導小朋友也一起拉),但是他們的力氣不夠,其他小朋友和小動物也一起來拉,原本太小的毛衣變太大了,紗娜穿起來就像穿上大人的裙子一樣。或許讓毛衣縮水尺寸就會剛好?大夥兒決定來洗毛衣(老師帶小朋友一起做動作:「一起搓一搓搓一搓,上上下下搓一搓」),洗完曬了一個下午的毛衣變超小件(老師請孩子指出曬衣繩上的小毛衣),小到連頭都套不進去。兔子提議把毛衣拆開重織(老師請大家幫忙拉毛線然後雙手轉圈纏毛線),拆開的毛線越變越多成了小山丘,小朋友和小動物們都鑽進暖和的小山裡。風來了(老師帶大家一起吹氣),毛線雲帶大家飛上天,飛去紗娜的奶奶家,奶奶用毛線雲重新織了一件毛衣給紗娜,這次大小剛剛好了!

老師讀到一半,出現會講話的貓咪時就回想起之前聽過的《神奇的藍色水桶》,回家搜尋果然是成田雅子創作的紗娜系列。 這個系列目前聽了兩本,都充滿了想像力(換句話說就是不符合物理定律),而且內容很溫馨,我自己很喜歡,綺綺也喜歡聽我重複憑空講《神奇的藍色水桶》,下次想去圖書館借其他系列作品。




這次的勞作是降落傘,用塑膠布加棉線綁小鐵片製作的降落傘。小朋友們只要負責用貼紙黏出ㄙ來,再用奇異筆裝飾就好。老師還依序讓小朋友們先感受鐵片的重量,並讓他們捏一捏知道鐵片是硬的,再叮嚀大家重的東西不可以丟人、窗戶、鏡子,安全最重要(不得不說,老師的叮嚀真的很有用,上次發的小猴子,綺綺就一直記得老師的叮嚀:不可以套脖子上,這次也會在操作的時候說不可以丟人)。降落傘要往上丟才會打開飄下,其實小朋友們大部分丟的都不是很成功,要不是丟的力道高度不對,要不就是繩子纏繞了傘面無法張開,但是他們完全不在意,只要降落傘有墜落(有地心引力哪可能不墜落),便高興的吱吱叫,還很得意的說自己成功了!(大人此時應該就是不要戳破介入吧,加入下指導棋似乎就掃興了。)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親子共讀:《聽說小豬變地瓜了!》、《我相信你》

  (大班上學期週末共讀繪本) 綺綺連續兩週從學校帶回來的都是宮西達也的繪本,不過兩本是不同系列的。綺綺這學期已帶回來 14 本書,宮西達也的作品就佔了 3 本,真的是熱門! 12/18 帶回家的繪本:《聽說小豬變地瓜了!》 這本書很久以前借過,但是因為我自己覺得故事內容很混亂,小孩聽得一頭霧水,所以很快就還了,並沒有紀錄。綺綺帶這本書回來,說很有趣。 小豬向小老鼠哭訴「大野狼拿著地瓜要和他交換飯糰,飯糰拿到手後不但沒有交付地瓜,還一口氣把飯糰吃掉閃人」。小老鼠聽完跑去找小兔子幫忙,小兔子找小猴子,小猴子找小浣熊幫忙,小浣熊又找小象;但是每經過一次轉述,事件都被扭曲了一點,小象聽到「小豬把飯糰變成大野狼吃掉後,自己變成烤地瓜了」,匆匆忙忙的跑去找小豬,剛好遇到正要吃地瓜的大野狼,他從大野狼口中把地瓜(小豬?)救下,帶著他回小豬家,卻小豬家門口遇上小豬,怎麼會這樣呢! 每次動物們在轉述小豬和大野狼的糾葛時,左頁都會出現四格小圖;一邊讀一邊請小孩看圖說故事,感覺好像小學會有的習題,就算看著圖,小孩有時還是會講錯或者漏掉重要訊息,只能靠提示的讓小孩講出答案,看圖說故事也是需要練習的呢! 故事說完,問孩子「這個故事是要跟我們說什麼」,原本預期答案是傳言不可信,果然是我想多了,綺綺的答案是「講大野狼把烤地瓜拿走了」。只好帶他們重看轉述鏈,問他們每個人講的都不大一樣,而且越來越奇怪;綺綺指出只有聽到第一手消息的小老鼠講的是一樣的,其實過程還是與原版不大相同,小老鼠的版本中大野狼有將地瓜交給小豬,只是他又把他搶走了,但從結果來看是相同的,和綺綺說明後他修改意見,指出第一和第四張圖是相同的。 讀完故事和綺綺解釋什麼人的記憶並不可靠,記得的常常跟實際聽到 / 看到的不一樣,聽完再轉述的內容往往會有差異;講完馬上示範,隨口說「請你拿一顆蘋果兩根香蕉三顆橘子給我」,然後請綺綺復述,被突襲的綺綺自然講不出正確數字。了解記憶不可靠後,請他以後要轉述發生什麼事時,只講自己記得的部份,不確定的部份就不要自己腦補了,有時出發點是好意但是會好心辦壞事,別不小心當了謠言製造者和傳播者;為了讓綺綺更進入狀況,我用他班上同學的名字編了一個類似的轉述事件故事,聽到同學的名字出現在故事裡,而且劇情超展開,綺綺顯得樂不可支,這樣到底能不能記得不要亂傳話呢? 最後我問兩個人是否聽過類似的故事,兩個人都沒反...

繪本科學課:《不對、不對》、蓉蓉的氣球》,靜電與氣球

《不對、不對》 大毛熊不會說「你好」、「謝謝」、「對不起」,好朋友小兔子教他,但他總是用錯時間地點和方式(例如爬上樹大聲向小猴子說你好,小猴子嚇到跌下樹,又例如,在睡覺時間闖入小狐狸家,大聲說對不起),面對小兔子「不對、不對」的糾正,大毛熊的回應總是「可是我有說你好(對不起、謝謝)呀」,甚至故意惡作劇,反正只要有說對不起就好。 這天,大毛熊沒經過小獅子同意,穿了他的溜冰鞋跑走卻掉進路上的大坑洞,大毛熊大聲呼救,但是沒有人要來幫忙,他想起自己捉弄別人的行為(搶小兔子的棒棒糖,踢小鹿屁股、亂丟香蕉皮害小牛跌倒),總算了解為什麼小兔子總是對他說「不對、不對」,他大聲說「對不起」。忽然間天上落下水來,原來是小動物們提著水桶來倒水,水位上升,他總算浮起來爬了出來。脫困的大毛熊從此以後會好好說「你好、謝謝、對不起」,而且再也不捉弄大家了。 《蓉蓉的氣球》 蓉蓉和媽媽去逛街,得到了一顆黃色的氣球,綁在手上的氣球平安的隨他返家,進了家門他開心解開繩子,氣球飄到天花板上,媽媽才幫他拿下來又失手飛上去了,媽媽於是把氣球綁在湯匙上讓蓉蓉帶著氣球去院子裡玩。蓉蓉玩得正開心,來了一陣風把氣球颳到樹上去,媽媽拿了兩根棍子但鉤不下來。蓉蓉一直哭,哭得吃不下飯,氣球是他的朋友,他想和氣球一起刷牙吃飯睡覺。媽媽承諾他明天要去借梯子救氣球,蓉蓉看著窗外的氣球,在黑夜中就像月亮一樣,放心的去睡了。 老師故事說到一半,綺綺就大喊「我有辦法,我爬到樹上把他接住,我爬爬爬爬(雙手一邊作出攀爬動作)」,非常投入劇情。 科學實作 — 靜電 老師拿出氣球,問大家要怎麼樣才能把氣球固定在頭上像米老鼠一樣,有小朋友提議膠水、橡皮筋,綺綺:「啊,我想到了,膠帶」。最後老師一邊摩擦氣球一邊請小朋友一起數到十,氣球就能吸在頭髮上了。每個小朋友都得到兩顆氣球自己實作。接著發給每個小朋友裝有小顆粒保麗龍球的透明夾鏈袋,裡面還放了幾隻玻璃紙小魚,讓夾鏈袋充氣鼓脹再把摩擦過的氣球靠上去,保麗龍球、小魚就會吸附或者排斥。

親子共讀:《小奈奈的超厲害生日大餐》、《我吃拉麵的時候⋯⋯》

(中 班上學期週末共讀繪本) 每週五都很期待打開綺綺的書包,看看帶回來共讀的班書是什麼。遇到輕鬆內容的時候,媽媽心情也感到很輕鬆,遇到有帶到嚴肅議題的繪本時,媽媽也覺得很有挑戰性。 目前帶回的六本班書中有兩本內容和戰爭、人權有關(本次的《我吃拉麵的時候⋯⋯》和上次紀錄的《馬戲團來到我的村子》),雖然是擦邊球式的帶到,而不是寫實的揭開戰爭的殘酷與悲慘,但是老師願意選這樣的繪本作為班書,我在意外之餘也感受到老師的用心。只選開開心心好笑好玩的繪本,在班上念故事應該很輕鬆吧,但老師卻願意脫離舒適圈,實在值得喝采。 10/25 帶回來的繪本:《小奈奈的超厲害生日大餐》 小奈奈的奶奶教導她選擇食物要考慮營養均衡,要吃讓身體健康的四種食物,分別是有綠色精靈的蔬菜或海藻類料理,黃色精靈的米飯或麵包、麵類,紅色精靈的肉類或魚類料理,白色精靈的味噌湯或清湯的湯品。剛好小奈奈的媽媽要生日了,小奈奈決定為媽媽做一餐飯,她和奶奶一起擬了包含四種精靈的菜單:豆腐淋蛋、小松菜拌炸豆皮、鹿味菜櫻花蝦飯、糯米湯圓湯,在奶奶的協助下完成了媽媽的生日餐。 這本繪本對我來說實在很像教科書(只是充滿圖畫外加假借奶奶之口而已),但綺綺卻很買單。小奈奈的奶奶在吃到飽自助餐餐廳教導她拿取食物時要注意份量,吃多少拿多少才不會浪費,還說了甜點、飲料不算在正餐裡面,是飯後才能吃的,不能吃太多只能吃一點點;這兩點綺綺記得挺牢的,除了會一再和大人確認自己的行為是否構成浪費外,當吵著要喝飲料時,聽到媽媽舉出奶奶的提醒,也會瞬間妥協改成乖乖吃完再說。到底是繪本有魔力,還是綺綺太單純呢? 這本繪本裡有詳盡的圖解,說明每道菜的步驟以及變化替代食譜,封底蝴蝶頁還補充了準備、善後工作以及料理安全注意事項。幸好綺綺沒吵著要做和小奈奈相同的料理,這麼日本風的菜譜,和我平常的料理差超多的! 忽然想到綺綺很喜歡家裡的《雨蛙博士的野莓點心教室》,雨蛙博士帶領野鼠們採回一車野莓,接著圖解野鼠們如何製作野莓果醬、野莓果凍、野莓蛋糕。超多字的製作步驟,媽媽沒有偷斤減兩的如實念出,綺綺也很有耐心的要聽完料理步驟,我想綺綺長大後應該也會喜歡看食譜吧! 11/1 帶回來的繪本:《我吃拉麵的時候⋯⋯》 第一頁男孩自述自己在吃拉麵,接著場景一個個切換,呈現同一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