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親子共讀:《把帽子還給我》、《不要打翻牛奶》、《大家一起拔蘿蔔》、《不能丟的寶貝》



《把帽子還給我》
在圖書館隨手借了這本書,媽媽本人超後悔,因為字實在太多了,念一次就不想念了,後來綺綺要我讀這本書的時候我都刻意抓別本出來代打,這本就讓他自己讀。另外一方面,這本繪本包含了太多綺綺還無法理解我也不想她理解的內容。

主角是個頭上禿了一小塊的男孩,每天都被同學霸凌,回家生氣的責怪奶奶在他小時候沒照顧好自己所以才讓他受傷禿頭被欺負,其實當時是出了車禍,奶奶為了保護他而瞎了一隻眼睛,得知真相的主角後悔的和奶奶道歉。隔天上學,他又被欺負,奶奶幫他織的帽子被同學扔到高樹上,忍無可忍的他和同學打了起來,並且奮力爬上樹取回帽子。

前面的故事情節綺綺都不是很能理解,但是對帽子掛在樹上,還有最後同學們去搬梯子解救腳軟下不來的主角十分有感。綺綺還不知道什麼是欺負,也不會欺負弟弟,雖然總是要知道世界也有很多不美麗的一面,但是現在還是先略過好了。

《不要打翻牛奶》
女孩潘達自告奮勇為在草園區放羊的爸爸送一碗牛奶,她小心翼翼的把牛奶頂在頭上,千辛萬苦的走過沙漠、渡過大河、穿過面具祭人群、經過長頸鹿群最後還爬上大山丘,好不容易送到爸爸面前,樹上的芒果好巧不巧丟進碗中,潘達傷心極了,但是爸爸安慰她雖然牛奶灑了,但是碗裡滿滿的愛都還在。

這次借閱的繪本中媽媽自己最喜歡的一本,色彩鮮豔,故事正向,背景設定是少見的非洲。繪本中的爸爸也太會說話了,綺綺現在每天都會說「媽媽我真的好愛你喲」,可以再多教一句「這是我滿滿的愛」。

《大家一起拔蘿蔔》
老公公種出了一顆大蘿蔔,地底下鼴鼠也發現了一顆大蘿蔔,怎麼用力也拔不起來,兩邊各自找來許多幫手,嘿咻嘿咻往上/往下拔,結果大蘿蔔斷成兩半,地上和地下的隊伍各自把戰利品帶回去煮成大餐。

簡明易懂的故事,一直重複蘿蔔拔不起來又找了個幫手來拔,持續復述有哪些角色在拔蘿蔔,自有一股韻律。只是一邊念會覺得你們也找太多幫手拔太久了吧,什麼時候才要結束啊!(地面上有老公公、老婆婆、小孫女、小狗、小貓、小老鼠,地面下有鼴鼠、蛇、兔子、狐狸、大野狼、大熊,真的很多吧!)


*2018/08/01補充:中午吃飯的時候,綺綺吵著要吃胡蘿蔔,接著就自己開始念故事書中的句子「好蘿蔔,快快長,長的白又胖,長的甜又香」。記憶力真好!

《不能丟的寶貝》
小紗希有了新鞋,穿不下的小兔子鞋要丟了,小紗希滿是不捨的回憶起和小兔子鞋一起經歷的點點滴滴,沒想到媽媽把小兔子拆下來做成吊飾掛在她的書包上繼續陪她。

總覺得綺綺會喜歡這本繪本不是因為對丟東西的傷心情緒有共鳴,而只是單純喜歡小兔子而已,哈。

綺綺3y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親子共讀:《聽說小豬變地瓜了!》、《我相信你》

  (大班上學期週末共讀繪本) 綺綺連續兩週從學校帶回來的都是宮西達也的繪本,不過兩本是不同系列的。綺綺這學期已帶回來 14 本書,宮西達也的作品就佔了 3 本,真的是熱門! 12/18 帶回家的繪本:《聽說小豬變地瓜了!》 這本書很久以前借過,但是因為我自己覺得故事內容很混亂,小孩聽得一頭霧水,所以很快就還了,並沒有紀錄。綺綺帶這本書回來,說很有趣。 小豬向小老鼠哭訴「大野狼拿著地瓜要和他交換飯糰,飯糰拿到手後不但沒有交付地瓜,還一口氣把飯糰吃掉閃人」。小老鼠聽完跑去找小兔子幫忙,小兔子找小猴子,小猴子找小浣熊幫忙,小浣熊又找小象;但是每經過一次轉述,事件都被扭曲了一點,小象聽到「小豬把飯糰變成大野狼吃掉後,自己變成烤地瓜了」,匆匆忙忙的跑去找小豬,剛好遇到正要吃地瓜的大野狼,他從大野狼口中把地瓜(小豬?)救下,帶著他回小豬家,卻小豬家門口遇上小豬,怎麼會這樣呢! 每次動物們在轉述小豬和大野狼的糾葛時,左頁都會出現四格小圖;一邊讀一邊請小孩看圖說故事,感覺好像小學會有的習題,就算看著圖,小孩有時還是會講錯或者漏掉重要訊息,只能靠提示的讓小孩講出答案,看圖說故事也是需要練習的呢! 故事說完,問孩子「這個故事是要跟我們說什麼」,原本預期答案是傳言不可信,果然是我想多了,綺綺的答案是「講大野狼把烤地瓜拿走了」。只好帶他們重看轉述鏈,問他們每個人講的都不大一樣,而且越來越奇怪;綺綺指出只有聽到第一手消息的小老鼠講的是一樣的,其實過程還是與原版不大相同,小老鼠的版本中大野狼有將地瓜交給小豬,只是他又把他搶走了,但從結果來看是相同的,和綺綺說明後他修改意見,指出第一和第四張圖是相同的。 讀完故事和綺綺解釋什麼人的記憶並不可靠,記得的常常跟實際聽到 / 看到的不一樣,聽完再轉述的內容往往會有差異;講完馬上示範,隨口說「請你拿一顆蘋果兩根香蕉三顆橘子給我」,然後請綺綺復述,被突襲的綺綺自然講不出正確數字。了解記憶不可靠後,請他以後要轉述發生什麼事時,只講自己記得的部份,不確定的部份就不要自己腦補了,有時出發點是好意但是會好心辦壞事,別不小心當了謠言製造者和傳播者;為了讓綺綺更進入狀況,我用他班上同學的名字編了一個類似的轉述事件故事,聽到同學的名字出現在故事裡,而且劇情超展開,綺綺顯得樂不可支,這樣到底能不能記得不要亂傳話呢? 最後我問兩個人是否聽過類似的故事,兩個人都沒反...

繪本科學課:《創意帽子屋》、《小熊走鋼索》,平衡鳥和跳跳豆

今天的繪本 —— 《創意帽子屋》 森林中開了一家帽子店,樹上掛滿帽子,老闆幫不同的小動物找到適合他們的帽子:兔子的帽子剛好有兩個凸處,大象的帽子特別大,小鼴鼠的帽子上附了探照燈,鴨爸媽和小鴨們的帽子上標字母和數字,猴子的帽子上長了香蕉樹,松鼠們來時已經沒帽子了,但是老闆頭上的帽子剛好適合他們。下次開店時會有更多創意帽子唷!

親子共讀:《聖誕老公公和小莉》、《褲子的聖誕節》、《皮皮與波西:聖誕樹》、《金色的盤子》

  這四本都是 12 月裡讀的,特別把和聖誕節有關的三本書放在一起紀錄,另外一本書雖然和聖誕節沒關係,但和禮物稍微扯上邊,就一起放了。綺綺 5y5m ,綸綸 2y10m 。   林明子聖誕禮物書系列一共有三本,先前讀過《兩顆草莓》,這下子補齊了。描述有著三個孩子的一家人在聖誕節期間的故事,小霞、小莉、小毛各為主角,故事短而簡單,內容溫馨,文字又少,就算唸她個五六七八次也不累,非常適合在聖誕節前閱讀。三本書依照故事時間序排列應為《兩顆草莓》、《聖誕老公公與小莉》、《褲子的聖誕節》。 《兩顆草莓》的共讀紀錄 https://jeanne0919.blogspot.com/2020/12/blog-post_10.html 《聖誕老公公和小莉》 聖誕節的晚上,等不到聖誕老公公送小熊來的小莉跑出門,聖誕老公公戴著耳罩從森林走來,他沒有聽到小莉的叫喚一直往前走,但是聖誕老公公的袋子破了個大洞,沿路掉玩具。小莉跟在後頭撿玩具,但實在太多了,最終抱不動的小莉和玩具一起坐在路邊休息;聖誕老公公終於發現袋子破洞了,他補好袋子,把掉出的玩具裝進袋子裡,小莉也被裝進去了!聖誕老公公來到小莉家,把消防車和洋娃娃放到小毛和小霞掛在床邊的襪子裡,然後驚訝的的發現小莉不在床上而是在自己的袋子裡。最後小莉抱著小熊在聖誕老公公的陪伴下進入夢鄉。 因為兩個孩子很愛,加上故事很短,這本講了好幾次。第一次共讀的時候請兩個孩子講講聖誕老公公掉了什麼玩具。聽到小莉被放進袋子裡,兩個孩子都發出疑問聲,看小莉在袋子裡滾來滾去,都覺得很有趣,聖誕老公公驚呼「小莉在哪兒?」時,兩個人都幫忙回答小莉在袋子裡。 故事結尾,小莉抱著的玩具熊耳朵上套著小莉的襪子,綸綸好奇問「他(熊)受傷了嗎?」解釋完聖誕老公公會把要給小朋友的禮物放進襪子裡,也才收過一次聖誕禮物的綺綺馬上追問為什麼我們不掛襪子。「要不是你去上幼兒園知道了聖誕節的存在,你去年也不會有禮物呀!」不能講出真相,只能說因為他們兩個的襪子太小了,綺綺說可以用大人的,用爸比的襪子,「那你到時候記得跟爸比(借襪子)」話還沒說完,怕他們真的去搞什麼襪子製造麻煩,連忙改口「這樣就變成聖誕老公公給爸爸的聖誕禮物了」。綺綺又問:「為什麼他的襪子很小聖誕老公公還送他東西?」「所以聖誕老公公才把襪子套在熊的耳朵上面呀。」綺綺才又想起來了。 綸綸又叫著小莉被關在袋子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