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親子共讀:《愛哭公主》、《飛向天空的魚》、《小島上的貓頭鷹》


《愛哭公主》
鱷魚愛咪公主是個為了丁點小事就要哭,不如意就哭個沒完的小女生,因為太愛哭了被大家稱為愛哭公主。她在自己的粉紅色生日派對上,看到了顆黃色的氣球,就崩潰大哭到在地上打滾,賓客們都被嚇跑了,毀了身上精美的粉紅色蓬裙以及盛大的生日派對。事後鱷魚皇后教了愛哭公主一段神奇咒語,並且答應讓她再辦個黃色派對。愛哭公主的朋友再次齊聚在黃色派對,沒想到開始沒多久派對上出現了頂藍色的帽子,眾人憂心忡忡的注視著愛哭公主就怕她又要崩潰,沒想到她唸起了媽媽教她的神奇咒語,還戴上了特製的神奇眼鏡(視野所及全變成黃色的),居然一滴眼淚也沒掉,還笑咪咪的說藍色也很好看,下次來辦藍色派對吧!愛哭公主不愛哭了,以後請叫她愛咪公主吧。


賴馬的作品。綺綺很喜歡裡面的咒語,三不五時就來背誦一下「深呼吸,123,怪怪東西看不見,哭哭臉變笑笑臉」。原本期望她讀了這本以後就不會在那邊亂哭一通了,但是她在哭的時候不會想到繪本內容,我大部分時侯也沒想到,所以根本沒有用呀,哈哈哈哈(之前借的《我變成一隻噴火龍了!》一樣也沒有讓綺綺變得比較不愛生氣呀,哈),後來在綺綺一次莫名其妙亂哭時,我總算想起來了,特意問她神奇咒語是什麼(在哭的小孩根本聽不到),甚至自己開始唸(一邊唸一邊覺得自己很白癡),但是綺綺還是照樣哭她的,最後還是只能靠轉移注意力來化解,結論:本書無止啼功效。


《飛向天空的魚》
「走開走開,我們這裡沒有你這種長相的魚!」紅色的魚、金紅色的魚、黃色的魚、綠色的魚、藍色的魚、青色的魚、紫色的魚各自被其他魚群排擠,轉身開始自己獨自的旅程而剛好相遇,於是決定聚在一起。但是他們遇到一隻怪物——沒有鱗片和鰭的魚,嚇得躲遠遠的,怪物魚傷心極了,看到怪物魚獨自哭泣,七隻魚想起自己被排擠的經歷而感到於心不忍,決定跟他一起做朋友,大家排排黏在怪物魚身上就變成彩色的鱗片了:「我們是八隻完全不一樣的魚,以後再也不會感到孤單了,我們一起成就了一道彩虹,可以飛向更美好的世界,飛向更高聳的天空。」

綺綺一開始對這本書興致缺缺,但因為這次沒有速速拿去歸還,時間拉長多唸了幾次給她聽並且增加互動要她指出不一樣的魚,她開始會主動拿這本要我唸。讀完一邊教導她每個人都不一樣,從高矮胖瘦開始講,再拉到膚色髮色差異,接著說到肢體障礙,雖然不一樣但是不要因此嘲笑他人,一樣可以做朋友,不然他們會像怪物魚一樣傷心難過。綺綺還沒去上學,沒交友經驗,只能當成預備教學啦。


《小島上的貓頭鷹》
小貓頭鷹從樹洞掉下來後回不了家,只能獨自在外求生,遇到了椰子蟹、螽斯、白鼻心、竹節蟲、尖鼠、壁虎、鳳蝶、產卵的海龜,最後總算學會飛行。

國人何華仁的作品,用版畫方式呈現,動物特徵一樣很寫實。主角貓頭鷹是蘭嶼角鴞,從圖片中的曬魚架還有雅美族的拼板舟就能看出地點所在。繪本文字很淺白,書末才一個個介紹出現的生物完整學名,因此讀起來一點也不撓口。也就是讀了書末的結束才知道繪本中的畫面都是有根據的,例如小貓頭鷹是從樹洞掉下來的,樹洞裡還有兩個手足,是因為蘭嶼角鴞築巢在樹洞,一次產三顆卵,而小貓頭鷹和大貓頭鷹顏色略有不同,完全是配合現實中成鳥羽毛略深,真的是有心講究的繪本呢!

這本繪本借回家後綺綺都不會主動要求要唸,我起初以為是藝術風格或者沒什麼高潮迭起不對胃口,後來和綺綺在床上聊天,發現她還是有在聽(記得繪本裡出現什麼動物),於是問她為什麼不喜歡聽這本繪本,才知道她會怕小貓頭鷹從樹洞掉下來,因為小貓頭鷹回不了樹上,沒辦法和貓頭鷹爸媽一起,小貓頭鷹在哭,綺綺也覺得很傷心。原來這位小妞如此入戲呀!

綺綺 3y4m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親子共讀:《聽說小豬變地瓜了!》、《我相信你》

  (大班上學期週末共讀繪本) 綺綺連續兩週從學校帶回來的都是宮西達也的繪本,不過兩本是不同系列的。綺綺這學期已帶回來 14 本書,宮西達也的作品就佔了 3 本,真的是熱門! 12/18 帶回家的繪本:《聽說小豬變地瓜了!》 這本書很久以前借過,但是因為我自己覺得故事內容很混亂,小孩聽得一頭霧水,所以很快就還了,並沒有紀錄。綺綺帶這本書回來,說很有趣。 小豬向小老鼠哭訴「大野狼拿著地瓜要和他交換飯糰,飯糰拿到手後不但沒有交付地瓜,還一口氣把飯糰吃掉閃人」。小老鼠聽完跑去找小兔子幫忙,小兔子找小猴子,小猴子找小浣熊幫忙,小浣熊又找小象;但是每經過一次轉述,事件都被扭曲了一點,小象聽到「小豬把飯糰變成大野狼吃掉後,自己變成烤地瓜了」,匆匆忙忙的跑去找小豬,剛好遇到正要吃地瓜的大野狼,他從大野狼口中把地瓜(小豬?)救下,帶著他回小豬家,卻小豬家門口遇上小豬,怎麼會這樣呢! 每次動物們在轉述小豬和大野狼的糾葛時,左頁都會出現四格小圖;一邊讀一邊請小孩看圖說故事,感覺好像小學會有的習題,就算看著圖,小孩有時還是會講錯或者漏掉重要訊息,只能靠提示的讓小孩講出答案,看圖說故事也是需要練習的呢! 故事說完,問孩子「這個故事是要跟我們說什麼」,原本預期答案是傳言不可信,果然是我想多了,綺綺的答案是「講大野狼把烤地瓜拿走了」。只好帶他們重看轉述鏈,問他們每個人講的都不大一樣,而且越來越奇怪;綺綺指出只有聽到第一手消息的小老鼠講的是一樣的,其實過程還是與原版不大相同,小老鼠的版本中大野狼有將地瓜交給小豬,只是他又把他搶走了,但從結果來看是相同的,和綺綺說明後他修改意見,指出第一和第四張圖是相同的。 讀完故事和綺綺解釋什麼人的記憶並不可靠,記得的常常跟實際聽到 / 看到的不一樣,聽完再轉述的內容往往會有差異;講完馬上示範,隨口說「請你拿一顆蘋果兩根香蕉三顆橘子給我」,然後請綺綺復述,被突襲的綺綺自然講不出正確數字。了解記憶不可靠後,請他以後要轉述發生什麼事時,只講自己記得的部份,不確定的部份就不要自己腦補了,有時出發點是好意但是會好心辦壞事,別不小心當了謠言製造者和傳播者;為了讓綺綺更進入狀況,我用他班上同學的名字編了一個類似的轉述事件故事,聽到同學的名字出現在故事裡,而且劇情超展開,綺綺顯得樂不可支,這樣到底能不能記得不要亂傳話呢? 最後我問兩個人是否聽過類似的故事,兩個人都沒反...

繪本科學課:《創意帽子屋》、《小熊走鋼索》,平衡鳥和跳跳豆

今天的繪本 —— 《創意帽子屋》 森林中開了一家帽子店,樹上掛滿帽子,老闆幫不同的小動物找到適合他們的帽子:兔子的帽子剛好有兩個凸處,大象的帽子特別大,小鼴鼠的帽子上附了探照燈,鴨爸媽和小鴨們的帽子上標字母和數字,猴子的帽子上長了香蕉樹,松鼠們來時已經沒帽子了,但是老闆頭上的帽子剛好適合他們。下次開店時會有更多創意帽子唷!

親子共讀:《聖誕老公公和小莉》、《褲子的聖誕節》、《皮皮與波西:聖誕樹》、《金色的盤子》

  這四本都是 12 月裡讀的,特別把和聖誕節有關的三本書放在一起紀錄,另外一本書雖然和聖誕節沒關係,但和禮物稍微扯上邊,就一起放了。綺綺 5y5m ,綸綸 2y10m 。   林明子聖誕禮物書系列一共有三本,先前讀過《兩顆草莓》,這下子補齊了。描述有著三個孩子的一家人在聖誕節期間的故事,小霞、小莉、小毛各為主角,故事短而簡單,內容溫馨,文字又少,就算唸她個五六七八次也不累,非常適合在聖誕節前閱讀。三本書依照故事時間序排列應為《兩顆草莓》、《聖誕老公公與小莉》、《褲子的聖誕節》。 《兩顆草莓》的共讀紀錄 https://jeanne0919.blogspot.com/2020/12/blog-post_10.html 《聖誕老公公和小莉》 聖誕節的晚上,等不到聖誕老公公送小熊來的小莉跑出門,聖誕老公公戴著耳罩從森林走來,他沒有聽到小莉的叫喚一直往前走,但是聖誕老公公的袋子破了個大洞,沿路掉玩具。小莉跟在後頭撿玩具,但實在太多了,最終抱不動的小莉和玩具一起坐在路邊休息;聖誕老公公終於發現袋子破洞了,他補好袋子,把掉出的玩具裝進袋子裡,小莉也被裝進去了!聖誕老公公來到小莉家,把消防車和洋娃娃放到小毛和小霞掛在床邊的襪子裡,然後驚訝的的發現小莉不在床上而是在自己的袋子裡。最後小莉抱著小熊在聖誕老公公的陪伴下進入夢鄉。 因為兩個孩子很愛,加上故事很短,這本講了好幾次。第一次共讀的時候請兩個孩子講講聖誕老公公掉了什麼玩具。聽到小莉被放進袋子裡,兩個孩子都發出疑問聲,看小莉在袋子裡滾來滾去,都覺得很有趣,聖誕老公公驚呼「小莉在哪兒?」時,兩個人都幫忙回答小莉在袋子裡。 故事結尾,小莉抱著的玩具熊耳朵上套著小莉的襪子,綸綸好奇問「他(熊)受傷了嗎?」解釋完聖誕老公公會把要給小朋友的禮物放進襪子裡,也才收過一次聖誕禮物的綺綺馬上追問為什麼我們不掛襪子。「要不是你去上幼兒園知道了聖誕節的存在,你去年也不會有禮物呀!」不能講出真相,只能說因為他們兩個的襪子太小了,綺綺說可以用大人的,用爸比的襪子,「那你到時候記得跟爸比(借襪子)」話還沒說完,怕他們真的去搞什麼襪子製造麻煩,連忙改口「這樣就變成聖誕老公公給爸爸的聖誕禮物了」。綺綺又問:「為什麼他的襪子很小聖誕老公公還送他東西?」「所以聖誕老公公才把襪子套在熊的耳朵上面呀。」綺綺才又想起來了。 綸綸又叫著小莉被關在袋子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