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親子共讀:《嘿嘿嘿嘿嘿,看起來好好吃》、《沒毛雞》


大班上學期週末共讀繪本)
綺綺這兩週從幼兒園帶回的繪本,都是曾經共讀過的作者的作品。


10/16帶回來的繪本:《嘿嘿嘿嘿嘿,看起來好好吃》


三角龍雙胞胎姊妹從還沒出生就開始吵來吵去,破殼後正拌嘴時,霸王龍出現了,「嘿嘿嘿嘿嘿,看起來好好吃。」兩姊妹聽了霸王龍的話,東張西望後發現了紅果子,兩姊妹一邊拌嘴一邊命令霸王龍搖果子,錯愕的霸王龍就這樣搖了樹,看著兩姊妹津津有味的吃相。霸王龍忍不住了,「嘿嘿嘿嘿嘿,看起來好好吃。」沒想到兩姊妹又一邊拌嘴爭相表達對叔叔的喜愛甚至吵著當叔叔的新娘,正當霸王龍看不下去要求他們互相友愛時,惡霸龍出現了「嘿嘿嘿,看起來好好吃。」霸王龍把惡霸龍趕走,當天他們一起吃了好多紅果子,還依偎在一起睡覺。第二天,火山爆發了,熔岩四溢,霸王龍帶著兩姊妹逃命,卻遇上斷崖,霸王龍毅然決然的往對面撲,讓自己變成一座橋,看到兩姊妹成功過去後,霸王龍要他們先去紅果子樹林等他,還不忘交代姊妹要好好相處,最後霸王龍掉入懸崖「救了你們兩個,真是太好了⋯⋯」,另一邊天真的兩姊妹撞落了一地的紅果子,等著叔叔趕快來。


綺綺說繪本是他自己挑的,在學校老師講過一次,他也有自己翻看,因為他想回家講給我們聽。我曬衣服的時候他就憑空講了一次,重要情節都有說到,就只差書裡重複出現的「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生命是不該誕生的」還有霸王龍再三叮嚀兩姊妹要互相友愛不要再吵了,沒想到綺綺有辦法完整表達一個故事了,真是讓人刮目相看。不過晚上在床上我讓他選擇他搭配繪本再講一次或我念給他聽,他還是選了我念。念完問他知不知道霸王龍最後是死掉了,他說知道,問他覺得這本書怎麼樣,他說很有趣,看來只要其中有他覺得有趣的情節就可以完全蓋過悲劇結尾的。隔天在搭車時,我請綺綺再憑空講一次故事給我聽,結果他的講法卻完全不同,變成背誦式的,想完全拷貝我昨天念的字句,結果反而說得斷斷續續的,跟他說不用和繪本裡的文句一樣,可以用自己的話說,但綺綺很堅持自己有辦法背出來,只能讓他去了,我完全沒想到自己念繪本給孩子聽會有這樣的影響,是不是孩子已經能自己理解的繪本就不該再念給他聽了呢?


10/23帶回來的繪本:《沒毛雞》

身上沒毛的沒毛雞天涼就感冒,鼻子不好的他聞到花粉就打噴嚏,有一天他遇到四隻有漂亮羽毛的雞,這幾隻雞頭抬得高高的,對沒毛雞愛理不理,他們說:「我們不跟身上沒有漂亮羽毛的雞一起玩!」難過的沒毛雞一不小心跌入泥坑,一陣風吹來,頭上套了個罐頭身上都是爛泥巴的沒毛雞身上瞬間粘滿樹葉和紙屑,沒毛雞覺得自己現在就和漂亮雞一樣,所以學著他們把頭抬得很高很高,正在划船的四隻漂亮雞看見沒毛雞驚為天人,「天呀!從來沒有見過這麼漂亮的雞!頭上那頂帽子真神氣!」沒毛雞受邀上船,五隻雞在床上互相展示漂亮的羽毛,沒毛雞的鼻子受到刺激打了個噴嚏驚動了其他四隻雞,船隻搖晃最後全部成了落水雞,沒毛雞第一個浮出水面,他身上的樹葉紙屑全部掉了,變回沒毛雞讓他好慌張,接著水面多出了一隻、兩隻、三隻、四隻「沒毛雞」!五隻沒毛雞看著彼此光禿禿的身體,忍不住笑了出來。上岸後,沒毛雞提議明天再去划船,眾雞應好。


讀到四隻漂亮雞頭抬得高高的,不搭理沒毛雞的時候,跟綺綺講這些雞的表現就是傲慢,自以為了不起。讀到全部的雞浮出水面每一隻都沒毛的時候,綺綺笑著說「搞笑耶!」真的是太好笑了,那四隻驕傲的雞根本自己也沒毛呀。讀完故事,和綺綺說那四隻雞明明自己沒毛,貼上假貨以後就瞧不起沒毛雞,表示他們其實是很自卑的,其實他們也瞧不起自己,不愛自己的樣子,有些人就和那四隻雞一樣,因為沒自信所以裝模作樣的貶低別人。這些話對綺綺來說可能太難理解了,他沒回應,現階段還是哈哈笑那四隻雞現出原型,然後看他們五隻最後一起玩就好。


這是我們一起共讀的第三本陳致元作品,之前讀過的紀錄有:

《大家一起拔蘿蔔》

https://jeanne0919.blogspot.com/2018/07/blog-post_21.html

《小魚散步》

https://jeanne0919.blogspot.com/2019/01/blog-post_18.html


#親子共讀 #繪本 #絵本 

#picturebook #嘿嘿嘿嘿嘿看起來好好吃 #看起來好好吃 #宮西達也 #霸王龍  #沒毛雞 #陳致元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親子共讀:《聽說小豬變地瓜了!》、《我相信你》

  (大班上學期週末共讀繪本) 綺綺連續兩週從學校帶回來的都是宮西達也的繪本,不過兩本是不同系列的。綺綺這學期已帶回來 14 本書,宮西達也的作品就佔了 3 本,真的是熱門! 12/18 帶回家的繪本:《聽說小豬變地瓜了!》 這本書很久以前借過,但是因為我自己覺得故事內容很混亂,小孩聽得一頭霧水,所以很快就還了,並沒有紀錄。綺綺帶這本書回來,說很有趣。 小豬向小老鼠哭訴「大野狼拿著地瓜要和他交換飯糰,飯糰拿到手後不但沒有交付地瓜,還一口氣把飯糰吃掉閃人」。小老鼠聽完跑去找小兔子幫忙,小兔子找小猴子,小猴子找小浣熊幫忙,小浣熊又找小象;但是每經過一次轉述,事件都被扭曲了一點,小象聽到「小豬把飯糰變成大野狼吃掉後,自己變成烤地瓜了」,匆匆忙忙的跑去找小豬,剛好遇到正要吃地瓜的大野狼,他從大野狼口中把地瓜(小豬?)救下,帶著他回小豬家,卻小豬家門口遇上小豬,怎麼會這樣呢! 每次動物們在轉述小豬和大野狼的糾葛時,左頁都會出現四格小圖;一邊讀一邊請小孩看圖說故事,感覺好像小學會有的習題,就算看著圖,小孩有時還是會講錯或者漏掉重要訊息,只能靠提示的讓小孩講出答案,看圖說故事也是需要練習的呢! 故事說完,問孩子「這個故事是要跟我們說什麼」,原本預期答案是傳言不可信,果然是我想多了,綺綺的答案是「講大野狼把烤地瓜拿走了」。只好帶他們重看轉述鏈,問他們每個人講的都不大一樣,而且越來越奇怪;綺綺指出只有聽到第一手消息的小老鼠講的是一樣的,其實過程還是與原版不大相同,小老鼠的版本中大野狼有將地瓜交給小豬,只是他又把他搶走了,但從結果來看是相同的,和綺綺說明後他修改意見,指出第一和第四張圖是相同的。 讀完故事和綺綺解釋什麼人的記憶並不可靠,記得的常常跟實際聽到 / 看到的不一樣,聽完再轉述的內容往往會有差異;講完馬上示範,隨口說「請你拿一顆蘋果兩根香蕉三顆橘子給我」,然後請綺綺復述,被突襲的綺綺自然講不出正確數字。了解記憶不可靠後,請他以後要轉述發生什麼事時,只講自己記得的部份,不確定的部份就不要自己腦補了,有時出發點是好意但是會好心辦壞事,別不小心當了謠言製造者和傳播者;為了讓綺綺更進入狀況,我用他班上同學的名字編了一個類似的轉述事件故事,聽到同學的名字出現在故事裡,而且劇情超展開,綺綺顯得樂不可支,這樣到底能不能記得不要亂傳話呢? 最後我問兩個人是否聽過類似的故事,兩個人都沒反...

繪本科學課:《不對、不對》、蓉蓉的氣球》,靜電與氣球

《不對、不對》 大毛熊不會說「你好」、「謝謝」、「對不起」,好朋友小兔子教他,但他總是用錯時間地點和方式(例如爬上樹大聲向小猴子說你好,小猴子嚇到跌下樹,又例如,在睡覺時間闖入小狐狸家,大聲說對不起),面對小兔子「不對、不對」的糾正,大毛熊的回應總是「可是我有說你好(對不起、謝謝)呀」,甚至故意惡作劇,反正只要有說對不起就好。 這天,大毛熊沒經過小獅子同意,穿了他的溜冰鞋跑走卻掉進路上的大坑洞,大毛熊大聲呼救,但是沒有人要來幫忙,他想起自己捉弄別人的行為(搶小兔子的棒棒糖,踢小鹿屁股、亂丟香蕉皮害小牛跌倒),總算了解為什麼小兔子總是對他說「不對、不對」,他大聲說「對不起」。忽然間天上落下水來,原來是小動物們提著水桶來倒水,水位上升,他總算浮起來爬了出來。脫困的大毛熊從此以後會好好說「你好、謝謝、對不起」,而且再也不捉弄大家了。 《蓉蓉的氣球》 蓉蓉和媽媽去逛街,得到了一顆黃色的氣球,綁在手上的氣球平安的隨他返家,進了家門他開心解開繩子,氣球飄到天花板上,媽媽才幫他拿下來又失手飛上去了,媽媽於是把氣球綁在湯匙上讓蓉蓉帶著氣球去院子裡玩。蓉蓉玩得正開心,來了一陣風把氣球颳到樹上去,媽媽拿了兩根棍子但鉤不下來。蓉蓉一直哭,哭得吃不下飯,氣球是他的朋友,他想和氣球一起刷牙吃飯睡覺。媽媽承諾他明天要去借梯子救氣球,蓉蓉看著窗外的氣球,在黑夜中就像月亮一樣,放心的去睡了。 老師故事說到一半,綺綺就大喊「我有辦法,我爬到樹上把他接住,我爬爬爬爬(雙手一邊作出攀爬動作)」,非常投入劇情。 科學實作 — 靜電 老師拿出氣球,問大家要怎麼樣才能把氣球固定在頭上像米老鼠一樣,有小朋友提議膠水、橡皮筋,綺綺:「啊,我想到了,膠帶」。最後老師一邊摩擦氣球一邊請小朋友一起數到十,氣球就能吸在頭髮上了。每個小朋友都得到兩顆氣球自己實作。接著發給每個小朋友裝有小顆粒保麗龍球的透明夾鏈袋,裡面還放了幾隻玻璃紙小魚,讓夾鏈袋充氣鼓脹再把摩擦過的氣球靠上去,保麗龍球、小魚就會吸附或者排斥。

親子共讀:《小奈奈的超厲害生日大餐》、《我吃拉麵的時候⋯⋯》

(中 班上學期週末共讀繪本) 每週五都很期待打開綺綺的書包,看看帶回來共讀的班書是什麼。遇到輕鬆內容的時候,媽媽心情也感到很輕鬆,遇到有帶到嚴肅議題的繪本時,媽媽也覺得很有挑戰性。 目前帶回的六本班書中有兩本內容和戰爭、人權有關(本次的《我吃拉麵的時候⋯⋯》和上次紀錄的《馬戲團來到我的村子》),雖然是擦邊球式的帶到,而不是寫實的揭開戰爭的殘酷與悲慘,但是老師願意選這樣的繪本作為班書,我在意外之餘也感受到老師的用心。只選開開心心好笑好玩的繪本,在班上念故事應該很輕鬆吧,但老師卻願意脫離舒適圈,實在值得喝采。 10/25 帶回來的繪本:《小奈奈的超厲害生日大餐》 小奈奈的奶奶教導她選擇食物要考慮營養均衡,要吃讓身體健康的四種食物,分別是有綠色精靈的蔬菜或海藻類料理,黃色精靈的米飯或麵包、麵類,紅色精靈的肉類或魚類料理,白色精靈的味噌湯或清湯的湯品。剛好小奈奈的媽媽要生日了,小奈奈決定為媽媽做一餐飯,她和奶奶一起擬了包含四種精靈的菜單:豆腐淋蛋、小松菜拌炸豆皮、鹿味菜櫻花蝦飯、糯米湯圓湯,在奶奶的協助下完成了媽媽的生日餐。 這本繪本對我來說實在很像教科書(只是充滿圖畫外加假借奶奶之口而已),但綺綺卻很買單。小奈奈的奶奶在吃到飽自助餐餐廳教導她拿取食物時要注意份量,吃多少拿多少才不會浪費,還說了甜點、飲料不算在正餐裡面,是飯後才能吃的,不能吃太多只能吃一點點;這兩點綺綺記得挺牢的,除了會一再和大人確認自己的行為是否構成浪費外,當吵著要喝飲料時,聽到媽媽舉出奶奶的提醒,也會瞬間妥協改成乖乖吃完再說。到底是繪本有魔力,還是綺綺太單純呢? 這本繪本裡有詳盡的圖解,說明每道菜的步驟以及變化替代食譜,封底蝴蝶頁還補充了準備、善後工作以及料理安全注意事項。幸好綺綺沒吵著要做和小奈奈相同的料理,這麼日本風的菜譜,和我平常的料理差超多的! 忽然想到綺綺很喜歡家裡的《雨蛙博士的野莓點心教室》,雨蛙博士帶領野鼠們採回一車野莓,接著圖解野鼠們如何製作野莓果醬、野莓果凍、野莓蛋糕。超多字的製作步驟,媽媽沒有偷斤減兩的如實念出,綺綺也很有耐心的要聽完料理步驟,我想綺綺長大後應該也會喜歡看食譜吧! 11/1 帶回來的繪本:《我吃拉麵的時候⋯⋯》 第一頁男孩自述自己在吃拉麵,接著場景一個個切換,呈現同一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