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2021二月閱讀紀錄


 二月份閱讀清單

1. 《採集人的野帳1》英張★★★★★(紙本自購)2/1

2. 《氣球人》陳浩基★★★★★(kobo)2/3

3. 《天才少女福爾摩斯1:消失的侯爵》Nancy Spribger ★★★★★(北市圖)2/5

4. 《天才少女福爾摩斯2:左撇子女孩》Nancy Spribger ★★★★★(北市圖)2/6

5. 《出門買蛋去:小川糸的一年份幸福日記》小川糸★★★★★(北市圖)2/6

6. 《夢幻花》東野圭吾★★★★★(北市圖)2/9

7. 《這樣就很幸福了:小川糸的29個簡單生活法則》小川糸★★★★★(北市圖)2/10

8. 《以眨眼乾杯》東野圭吾★★★★★(北市圖)2/11

9. 《植有武威山茶的小屋》蕭秀琴★(kobo)2/11

10. 《讀癮者的告解》Anne Bogel ★★★★(北市圖)2/12

11. 《東方快車上的女人》Lindsay Jayne Ashford ★★★★★ (kobo) 2/17

12. 《冷酷的代課老師》東野圭吾★★★★★(北市圖)2/21

13. 《喋喋喃喃》小川糸★★★★★(北市圖)2/22

14. 《時間的女兒》Josephine Tey ★★★★★(kobo)2/23

15. 《線,畫出的我》砥上裕將★★★★★(北市圖)2/24


一般來說不會把漫畫計入,但是總統和鄭麗君都把《採集人的野帳》放入「po一本你最近買的書challenge」中,我就也把他放入了。雖然從小愛看日漫,但是閱讀偏食的我是不會去看歷史漫畫的,古裝的當然看,但是都是風花雪月少女戀愛的,和正經歷史無關,當然也沒看過以台灣為背景的漫畫。這本漫畫背景為日治時代,描述植物學家如何探勘採集物種,都是我不熟悉的領域,非常有意思。光是帶著一堆東西入山就夠辛苦了,還要找到植物採到做標本需要的部位,接著還有繁複的處理工作,光看就累了,實在佩服這些研究人員。不過第一集根本還沒到劇情高潮,希望第二集趕快出。這個月讀的另本書《植有武威山茶的小屋》,主角為了籌備日治時代地質學家紀念博物館,在整理文獻時意外的發現了地質學家的日記,從而看到另外一個時代的故事。兩本書中的日本人(此處所指也包含治下的台灣人)都熱切的想要了解台灣,不論是想要釐清資源以為國家發展奠定基礎,或希望更深入探索自己居住的地方,給人的感覺都好積極,不知是學者個性還是時代特色?兩本書中也出現了原住民的身影,在他們的協助下學者們才辦法順利探勘以及採集。義務教育的歷史課裡沒有台灣自然史,我不知道對台灣自然研究有貢獻的學者,希望記載和評論沒有抹煞忽視他們的貢獻。


陳浩基的作品一向好看,《氣球人》裡的殺手擁有特異功能,在碰觸目標的皮膚後,便能輸入指令,使目標身體部分充氣、膨脹或扭曲,最後死亡。光是這個設定就夠別出心裁了,值得一讀。


最近讀了兩部把女性和福爾摩斯做連結的作品。去年底讀的《福爾摩斯小姐》是夏洛特.福爾摩斯為了擺脫女性只能結婚生子受制於人的命運(出嫁前受制於父親,結婚後受制於先生),逃家後虛擬了一個臥床的偵探夏洛克·福爾摩斯,自己則扮演其助手妹妹負責傳話及外出調查;這個月讀的《天才少女福爾摩斯》(有拍Netflix電影)則有一般人熟知的夏洛克福爾摩斯、麥考夫·福爾摩斯,而本書主角則是他們的妹妹艾諾拉·福爾摩斯,在母親消失後不願被多年未見的哥哥送去寄宿學校改造為上流社會認知的淑女,想辦法躲避哥哥的追捕逃家。兩部都是未完結系列,很好看,後者由於是青少年小說,所以讀起來份外輕鬆愉快,相較於前者要花好幾天才能讀完,只需要一天就能完食,我想高年級、國中生應該就讀了吧(我當年可是開始讀金庸了)。


因為喜歡小川糸的作品,所以連他的散文、日記也都接回來看。連續讀了《出門買蛋去:小川糸的一年份幸福日記》、《這樣就很幸福了:小川糸的29個簡單生活法則》,覺得他的生活既簡單又富足,兩個詞乍看矛盾其實不然,雖然將生活中的物品數量降低,但各個都是精挑細選的,而且是為了讓自己過得更舒適輕鬆的,精神上富足而不窘迫,而且總是充滿了正面能量,是很棒的生活方式呢!但我想也是因為他只有養了隻狗才能這樣生活吧。這個月還讀了他的第二本小說《喋喋喃喃》,小說就是小川糸風格透過自然花草、祭典節日、食物等絮絮小事交代時間流逝,因為太具體了,所以讀者好似跟著書裡的人物跟著過了變換的四時。雖然從書皮知道這本是戀愛小說,但沒想到是居然是外遇;主角為情所困心有多真的在那邊糾結,我則是讀得很有疙瘩呀。


東野圭吾品質保證,不用贅述。


《讀癮者的吿解》非常有意思,作者告訴大家閱讀其實是很個人的事情,實在不需要為自己喜歡/討厭/從未讀過某些作品感到不好意思,因為你絕對不孤單,只是大家不好意思說出口而已。書裡還提到讀癮者的一些共同點,例如只會增加不會減少的書單,買了都沒讀完的書,有借閱期限的書讀最快⋯⋯,一邊讀一邊覺得好笑。作者也在書中提到要大家不要強迫推銷,每個人的喜好並不相同,也不要送書給別人要求對方按照書本的教導過生活,不要為對方下指導棋。


儘管阿嘉莎·克莉絲蒂名氣響亮,我卻沒讀過他的作品,連《東方快車謀殺案》的電影都沒看過,對阿嘉莎的經歷也一無所知,直到《東方快車上的女人》出版,才從推薦文中得知阿嘉莎在先生外遇後曾經鬧失蹤,舉國譁然,連柯南·道爾都出動尋找。書中阿嘉莎為了逃離倫敦搭上東方列車,與另外兩個女性相遇,三個女人各有故事暫且不提,隨著列車開往東方,小說也對當地多有描繪,三人是踏實的來到了另外一個地方,而不只是漂浮似的地理設定,書中的中東風情實在讓人心生嚮往。雖然三個女人的故事交錯著出現搞得我一開始讀得好亂,但越後面會越進入狀況的。就算不是阿嘉莎迷,也會覺得好看的。


Josephine Tey的《時間的女兒》就是個為理查三世犯案的作品,在書裡用辦刑案方法調查的探長雖然是虛構的,但是所引用的歷史考證卻是真實的。英國教科書裡說繼承了哥哥王位的理查三世為了確保自己的王位而派人到倫敦塔殺害了哥哥的兩個兒子,因此英國人對殺了兩個小王子的理查三世不抱好感,作者從有根據的史料中整理理查三世和當時其他人所在的地點和公開行為,各自是否有動機,有沒有因此獲得利益來分析究竟是誰殺了小王子們。我對英史沒涉獵,所以閱讀時只有感慨,但英國讀者發現從小學到的東西被顛覆推翻,赫赫有名的歷史學家的著作充滿了私心及為政治服務,應該會很衝擊吧。我也是到了大學後閱讀自由了,才察覺義務教育的歷史課本內容既片段又獨斷,大家被餵了一堆垃圾。在讀這本書前我會覺得看歷史學名家記載很可靠,看完書後才知難保對方只是紀錄傳聞或存有私心,書裡說真正的歷史存在於日常生活的帳簿之間,想來可信度還是比較高的。附帶一提,當時的貴族怎麼取都是同樣幾個名字,有時寫姓有時寫名,有時只寫領地名,加上英史程度零,要一直翻人物譜系表,再搭配推薦序中的簡易歷史介紹,才在昏頭轉向中讀完,對英史有愛有概念的人應該會讀得比較輕鬆吧。


《線,畫出的我》雖然只是在講一個年輕人接觸到水墨畫的故事,但是意外的好看,讓人不由自主的想讀下去,難怪是本屋大賞第三名。吸引人的當然不是主角多厲害,而是書裡對水墨畫的描述、藝術表現的方式以及背後所隱含的人生哲理。閱讀文字的同時,腦子也不由自主的跟著想像毛筆作畫的過程,眼睛好像也看到了畫作。作者本身就是水墨畫家,全書只放了一幅作品,沒有畫出自己敘述的作品,我覺得這樣挺好的,沒有想像與現實落差的遺憾。


--

好友每讀完一本書便寫篇心得紀錄,讓人好生佩服,我一個月總結一下略記幾筆已要人命,勝過沒記囉。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繪本科學課:《不對、不對》、蓉蓉的氣球》,靜電與氣球

《不對、不對》 大毛熊不會說「你好」、「謝謝」、「對不起」,好朋友小兔子教他,但他總是用錯時間地點和方式(例如爬上樹大聲向小猴子說你好,小猴子嚇到跌下樹,又例如,在睡覺時間闖入小狐狸家,大聲說對不起),面對小兔子「不對、不對」的糾正,大毛熊的回應總是「可是我有說你好(對不起、謝謝)呀」,甚至故意惡作劇,反正只要有說對不起就好。 這天,大毛熊沒經過小獅子同意,穿了他的溜冰鞋跑走卻掉進路上的大坑洞,大毛熊大聲呼救,但是沒有人要來幫忙,他想起自己捉弄別人的行為(搶小兔子的棒棒糖,踢小鹿屁股、亂丟香蕉皮害小牛跌倒),總算了解為什麼小兔子總是對他說「不對、不對」,他大聲說「對不起」。忽然間天上落下水來,原來是小動物們提著水桶來倒水,水位上升,他總算浮起來爬了出來。脫困的大毛熊從此以後會好好說「你好、謝謝、對不起」,而且再也不捉弄大家了。 《蓉蓉的氣球》 蓉蓉和媽媽去逛街,得到了一顆黃色的氣球,綁在手上的氣球平安的隨他返家,進了家門他開心解開繩子,氣球飄到天花板上,媽媽才幫他拿下來又失手飛上去了,媽媽於是把氣球綁在湯匙上讓蓉蓉帶著氣球去院子裡玩。蓉蓉玩得正開心,來了一陣風把氣球颳到樹上去,媽媽拿了兩根棍子但鉤不下來。蓉蓉一直哭,哭得吃不下飯,氣球是他的朋友,他想和氣球一起刷牙吃飯睡覺。媽媽承諾他明天要去借梯子救氣球,蓉蓉看著窗外的氣球,在黑夜中就像月亮一樣,放心的去睡了。 老師故事說到一半,綺綺就大喊「我有辦法,我爬到樹上把他接住,我爬爬爬爬(雙手一邊作出攀爬動作)」,非常投入劇情。 科學實作 — 靜電 老師拿出氣球,問大家要怎麼樣才能把氣球固定在頭上像米老鼠一樣,有小朋友提議膠水、橡皮筋,綺綺:「啊,我想到了,膠帶」。最後老師一邊摩擦氣球一邊請小朋友一起數到十,氣球就能吸在頭髮上了。每個小朋友都得到兩顆氣球自己實作。接著發給每個小朋友裝有小顆粒保麗龍球的透明夾鏈袋,裡面還放了幾隻玻璃紙小魚,讓夾鏈袋充氣鼓脹再把摩擦過的氣球靠上去,保麗龍球、小魚就會吸附或者排斥。

親子共讀:《聽說小豬變地瓜了!》、《我相信你》

  (大班上學期週末共讀繪本) 綺綺連續兩週從學校帶回來的都是宮西達也的繪本,不過兩本是不同系列的。綺綺這學期已帶回來 14 本書,宮西達也的作品就佔了 3 本,真的是熱門! 12/18 帶回家的繪本:《聽說小豬變地瓜了!》 這本書很久以前借過,但是因為我自己覺得故事內容很混亂,小孩聽得一頭霧水,所以很快就還了,並沒有紀錄。綺綺帶這本書回來,說很有趣。 小豬向小老鼠哭訴「大野狼拿著地瓜要和他交換飯糰,飯糰拿到手後不但沒有交付地瓜,還一口氣把飯糰吃掉閃人」。小老鼠聽完跑去找小兔子幫忙,小兔子找小猴子,小猴子找小浣熊幫忙,小浣熊又找小象;但是每經過一次轉述,事件都被扭曲了一點,小象聽到「小豬把飯糰變成大野狼吃掉後,自己變成烤地瓜了」,匆匆忙忙的跑去找小豬,剛好遇到正要吃地瓜的大野狼,他從大野狼口中把地瓜(小豬?)救下,帶著他回小豬家,卻小豬家門口遇上小豬,怎麼會這樣呢! 每次動物們在轉述小豬和大野狼的糾葛時,左頁都會出現四格小圖;一邊讀一邊請小孩看圖說故事,感覺好像小學會有的習題,就算看著圖,小孩有時還是會講錯或者漏掉重要訊息,只能靠提示的讓小孩講出答案,看圖說故事也是需要練習的呢! 故事說完,問孩子「這個故事是要跟我們說什麼」,原本預期答案是傳言不可信,果然是我想多了,綺綺的答案是「講大野狼把烤地瓜拿走了」。只好帶他們重看轉述鏈,問他們每個人講的都不大一樣,而且越來越奇怪;綺綺指出只有聽到第一手消息的小老鼠講的是一樣的,其實過程還是與原版不大相同,小老鼠的版本中大野狼有將地瓜交給小豬,只是他又把他搶走了,但從結果來看是相同的,和綺綺說明後他修改意見,指出第一和第四張圖是相同的。 讀完故事和綺綺解釋什麼人的記憶並不可靠,記得的常常跟實際聽到 / 看到的不一樣,聽完再轉述的內容往往會有差異;講完馬上示範,隨口說「請你拿一顆蘋果兩根香蕉三顆橘子給我」,然後請綺綺復述,被突襲的綺綺自然講不出正確數字。了解記憶不可靠後,請他以後要轉述發生什麼事時,只講自己記得的部份,不確定的部份就不要自己腦補了,有時出發點是好意但是會好心辦壞事,別不小心當了謠言製造者和傳播者;為了讓綺綺更進入狀況,我用他班上同學的名字編了一個類似的轉述事件故事,聽到同學的名字出現在故事裡,而且劇情超展開,綺綺顯得樂不可支,這樣到底能不能記得不要亂傳話呢? 最後我問兩個人是否聽過類似的故事,兩個人都沒反應,我只

親子共讀:《尿尿是什麼?》、《你不敢說的:大便故事一籮筐》、《為什麼地球不會被大便淹沒?》、《超級便便便》

  小朋友對屎尿都很有興趣,所以在圖書館看到也會借回家,不知不覺間也湊到四本屎尿繪本了。 7 月共讀《尿尿是什麼?》、 8 月共讀《大便故事一籮筐》、 9 月共讀《為什麼地球不會被大便淹沒?》、 10 月共讀《超級便便便》, 10 月時綺綺 5y3m 、綸綸 2y8m 。 《尿尿是什麼?》 媽媽宣布佑佑不用包尿布,改穿內褲了。他開心的手舞足蹈,窗簾上的卡通人物倫倫也跟著開心,但佑佑馬上衝進廁所,倫倫溜下窗簾跟了進去,「你要去哪裡?」「我要去尿尿。」「尿尿是什麼?」「是在廁所裡要做的事呀!」看著佑佑掀開馬桶蓋和座墊,脫褲子,墊起腳尖,噓,尿完沖水,拉上內褲洗手。尿尿看起來很厲害,倫倫很羨慕,他也想尿尿。佑佑帶倫倫一起喝了超多果汁,然後提議兩人先睡個午覺等一下尿意,但他醒來時棉被濕了一大塊,窗簾不知道為什麼也濕了呢! 這個繪本的封面挖了個洞,是扇打開的廁所門,裡面是正在上廁所的佑佑。原本借這本是希望綸綸可以一舉達成想尿尿會自己說然後去馬桶上廁所的目標,但綸綸看完只覺得很有安全感,因為自己有包尿布所以不會尿床,哈。 《你不敢說的:大便故事一籮筐》 這本很難說是繪本,因為字超級無敵多,只有一些手繪配圖而已,媽媽我分了兩次才唸完,錄音長 36 分鐘,內容真的太多了,綺綺連重聽錄音都無法忍受,為了避免大人把自己搞死,只推薦給對大便很有興趣的大人和已經可以自己閱讀的兒童。 大便怎麼產生,大便的功能,各種動物吃什麼,大出怎麼樣的大便,動物怎麼靠大便溝通⋯⋯書裡面一堆有的沒的屎尿常識、知識鐵定可以讓人讀得津津有味,讀得時候很新奇,讀完很快就忘記,不過一點兒也沒關係,人生還是順順利利繼續下去,只要不便秘就好了。 《為什麼地球不會被大便淹沒?》 以懵懂無知的小狗看到小鳥大便沒主人撿起來丟掉,跑去看狗狗百科全書來介紹為什麼地球上沒有堆滿大便。首先介紹了各種會大便的動物,還分成在陸地上大便的、在樹上大便的、在空中大便的、在水裡大便的(畫了超級無敵多生物的),接著介紹這些大便有什麼妙處,有的幫忙傳播種子,有的成為蟲子的食物,有的成為蟲的偽裝,更多的是被土壤和大海吸收成為養分。 因為朋友的推薦借了這本書,剛借回來的某個早上我還在賴床的時候,綸綸坐在地上哭得很激動,說這本動物書不好看,我回以「不好看你就換別本呀,這是大問題還小問題?有需要這麼激動嗎?」結果他悲泣「這是大問題⋯」,很久才平復,真是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