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親子共讀:《一模一樣,一模一樣!》、《七隻小老鼠去海邊》、《往世界最美的路,請上車》、《老鼠牙醫也有蛀牙》


 


20209月底10月初念的繪本

綺綺5y2m,綸綸2y8m


《一模一樣,一模一樣!》

一個個問小女孩蜜寶的眼睛、鼻子、額頭、臉頰像誰,像媽媽、爸爸、爺爺、奶奶、弟弟,最後發現蜜寶的睡姿像貓咪,而且全家的睡姿都一樣還會說夢話滾過來滾過去。


這本繪本適合幼齡兒童,兩個句子「蜜寶的(身體部位)跟誰的一樣呢?」「跟(家人)一模一樣喲」多次循環。這本是在搭公車的時候,為了避免孩子喊無聊特別挑出來的小繪本,不會講到一半趕著下車,綺綺和綸綸已經不大會在聽故事的時候插嘴了,聽的時候沒什麼反應,讀完後綺綺指著書裡的叉叉肚臍說「和我們的不一樣,我們的是一個圓形,為什麼他們都要畫叉叉呢?」接著又自問自答「可能是他們不想畫裡面的肉。」讓我都不好意思亂問「有沒有可能日本人的肚臍都是叉叉呢?」綸綸則在旁邊一直說「好奇怪喔」。



《七隻小老鼠去海邊》

放暑假了,老鼠爸爸為帶七隻小老鼠們做了游泳圈,用長長的繩子綁著,帶上便當,全家出發去海邊。他們找了個無人小海灣,開心的玩水,吃過午飯,爸爸在海邊的大岩石躺下,小老鼠和媽媽則躺在大遮陽傘下午睡,沒想到就在他們睡著時漲潮了,爸爸被困住大岩石上又不會游泳,大家都好焦急。他們很快想出好方法,把游泳圈用繩子綁在一起,然後由兩隻小老鼠帶著游過去把爸爸載回來,太好了!下次再去海邊玩吧。


2019/12/2在小不嚨咚讀書會聽過同系列的《七隻小老鼠挖地瓜》,這次在圖書館看到,馬上借回家,短短的故事,在公車上聽很適合喔。媽媽自己很喜歡可愛的小老鼠們(小時候就很愛《14隻老鼠》系列),原本以為綺綺和綸綸應該會很愛研究書裡面的小細節,但沒想到綸綸只拘泥在其中一隻看到看到爸爸受困忍不住哭了出來的小老鼠上,瘋狂跳針他為什麼在哭⋯,讓他自己翻的時候也只看最後一個跨頁,但是不是聚焦在回程電車上睡著的老鼠家庭,而是旁邊的乘客,野豬先生和打瞌睡的猴子先生,真想問問他為什麼。


《七隻小老鼠挖地瓜》的紀錄

https://jeanne0919.blogspot.com/2019/12/have-you-seen-elephant.html


《往世界最美的路,請上車》

阿古力是迷你巴士的司機,他的兩個孩子就坐在車頂上幫乘客看守行李,他們從邦福拉(Banfora)車站出發,經古朗西房屋群(Kassena Tiebele village)、有好多河馬的坦格里拉湖(Lake Tengrela)、卡夫貴拉瀑布(Karfiguela Waterfall)、法比杜古古老圓頂岩層(Fabedougou)、莫森林保護區(Mou Forest)到底有大車站和美麗清真寺的博博(Bobo Dioulasso)。小巴士一路載乘客和貨物,2輛腳踏車3輛摩托車4桶煮菜油5袋米6顆地瓜7顆地瓜8隻鴨9隻山羊10隻雞,抵達終點卸貨完畢,車頂還剩下一個又大又圓的包裹,原來出發時車頂上就有東西,阿古力打開包裹,是一大盆小米、豆子和炸魚,正是時候讓工作了一天的三人邊欣賞日落享用。


在圖書館看到這本書覺得畫風好眼熟,回家一查果然作者和繪者與《不要打翻牛奶!》相同。難得一見的非洲風土繪本,色彩繽紛鮮豔,雖然作者特別把貨物數量增加放入繪本,但這只是附帶的,真正的重點還是讓孩子看到多樣化的非洲。從來都是搭自家車、捷運、火車、高鐵,我還沒帶孩子們到客運站坐過長途巴士,所以綺綺還沒見過一堆遊覽車集合的景象,不過就去過客運站,台灣的客運站顯然也是沒辦法和非洲的盛況相比,問綺綺有沒有發覺書裡的迷你巴士和台灣的有什麼不一樣,他說我們不會把行李放在車頂上,我再問他有沒有和那麼多動物一起搭過車,他馬上搖搖頭。比起故事內容,綺綺和綸綸最感興趣的反而是畫在蝴蝶頁的公車路線圖,搶著用手指跟著路線行走。


第一次共讀,我就只是直接念出來而已,覺得好像沒什麼共鳴,事後去查了邦福拉和博博到底在哪兒(在布吉納法索),第二次共讀,便先給綺綺看google map上的台灣,和他介紹我們是在亞洲,再移動地圖介紹非洲,然後放大非洲看布吉納法索的位置,再看我搜集的布吉納法索圖片,有車頂載滿貨物的巴士(有的堆的和車高相同,上面還站人,有的整個車頂都是羊),媽媽覺得這個巴士實在不安全,問綺綺有沒有看過車頂載東西的巴士 ,綸綸居然回答有,我驚訝的問她在哪看到的,答案居然是我們買的Mideer四合一拼圖,還真的是耶,太驚人的記憶力了;古朗西房屋群,屋子真的都畫滿了花紋而且不只是黑白線條而已;坦格里拉湖我還真的找到有河馬、蓮花、還有人在撐船的照片,繪本真的把它的特色都畫出來了;在閱讀繪本的時候一直好奇為什麼明明是瀑布,但是水沒積成潭或往下流,看了google來的卡夫貴拉瀑布後發現原來真有個懸空的石頭平台,所以人們可以站在那裡拍照,水繼續往下流但是就被遮住了;法比杜古古老圓頂岩層、博博的大車站和清真寺,就和繪本上的一樣(這不是廢話嗎,繪者也不是來混的),粗曠簡單的筆觸還是抓住了那兩棟建築的特色,而且那邊真的是個廣場,有人有車有攤販。對照繪本和照片實在很有趣,綺綺和我都這樣覺得,由於幼兒園現在開始讓他們用圖畫紀錄生活再請家長用文字備註,我也藉此鼓勵她外出的時候多觀察,看看那些建築物有哪些特色,不需要每個人小細節都畫出來,但是特別的地方有抓到的話,就學這個繪本一樣,大家就看得懂你在畫什麼,希望這個對照對綺綺有所啟發。


《不要打翻牛奶!》共讀紀錄:

https://jeanne0919.blogspot.com/2018/07/blog-post_21.html





Mideer的拼圖,正如綺綺說的,車頂有放東西



《老鼠牙醫也有蛀牙》

老鼠牙醫在森林裡開業,樹林裡的動物們有牙齒問題都由他處理,但是他沒辦法幫自己處理蛀牙,又擔心在附近看牙醫可能被認識的患者撞見,自己是牙醫還有蛀牙,實在太不好意思了,於是他特別找了個遠在城市裡的診所。喵診所裡的醫生是隻大黑貓,雖然確認了老鼠有蛀牙,但是喵診所沒有可以幫老鼠補牙的器材。好在老鼠牙醫有先見之明,帶了適合自己牙齒大小的器材一起來,黑貓迅速的幫老鼠補好牙,卻不讓老鼠離開,老鼠好怕黑貓把自己給吞了,沒想到是黑貓一眼識破老鼠是同行,也要拜託對方幫自己看蛀牙。就這樣,貓鼠成了朋友,只不過樹林裡的動物們都不懂為什麼黑貓要大老遠跑到森林來看牙醫。


繪本一開始有出現老鼠牙醫的診療間,裡面有五張不同大小的診療椅,老鼠牙醫還有一台可以開動可以升高降低作業的診療台車,不論是大熊、豬、兔子來,都能順利看診。綸綸一直叫我看患者中的兔子,綺綺則是對老鼠自己是牙醫還愛吃糖不刷牙導致蛀牙很不以為然,書中其實沒交代老鼠為什麼會蛀牙(老鼠自己也很意外),我也不便明說老鼠可能有刷牙還是蛀牙,免得小孩自行得出歪理就算刷了還是會得那就不用刷了,就讓她這樣認為吧。不過綺綺沒意識到黑貓也是怕被其他人發現所以搞不懂為什麼貓咪要大老遠去找老鼠看牙齒,他原本認為是因為他們是好朋友,在我提示後覺得是因為黑貓不知道哪裡有牙醫診所,就是想不到黑貓的理由和老鼠一樣。


雖然老鼠牙醫在繪本裡再三對患者訓話「吃完飯後一定要刷牙」,但我看綺綺綸綸的反應,我認為小孩讀完繪本並不會因此被洗腦,家長別抱太大期望,可能要第二三回共讀時請孩子一起跟著復述老鼠牙醫的口頭禪比較有用。順帶一提,黑貓有三顆蛀牙,繪者還真的在牙齒上畫了三個黑點,我問綸綸哪個是蛀牙,他還知道有黑點的牙齒不對勁呢!



#親子共讀 #繪本 #絵本  #picturebook #一模一樣一模一樣 #苅田澄子 #七隻小老鼠 #七隻小老鼠去海邊 #山下明生 #岩村和朗 #往世界最美的路請上車#StephenDavies #ChristopherCorr #老鼠牙醫也有蛀牙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親子共讀:《聽說小豬變地瓜了!》、《我相信你》

  (大班上學期週末共讀繪本) 綺綺連續兩週從學校帶回來的都是宮西達也的繪本,不過兩本是不同系列的。綺綺這學期已帶回來 14 本書,宮西達也的作品就佔了 3 本,真的是熱門! 12/18 帶回家的繪本:《聽說小豬變地瓜了!》 這本書很久以前借過,但是因為我自己覺得故事內容很混亂,小孩聽得一頭霧水,所以很快就還了,並沒有紀錄。綺綺帶這本書回來,說很有趣。 小豬向小老鼠哭訴「大野狼拿著地瓜要和他交換飯糰,飯糰拿到手後不但沒有交付地瓜,還一口氣把飯糰吃掉閃人」。小老鼠聽完跑去找小兔子幫忙,小兔子找小猴子,小猴子找小浣熊幫忙,小浣熊又找小象;但是每經過一次轉述,事件都被扭曲了一點,小象聽到「小豬把飯糰變成大野狼吃掉後,自己變成烤地瓜了」,匆匆忙忙的跑去找小豬,剛好遇到正要吃地瓜的大野狼,他從大野狼口中把地瓜(小豬?)救下,帶著他回小豬家,卻小豬家門口遇上小豬,怎麼會這樣呢! 每次動物們在轉述小豬和大野狼的糾葛時,左頁都會出現四格小圖;一邊讀一邊請小孩看圖說故事,感覺好像小學會有的習題,就算看著圖,小孩有時還是會講錯或者漏掉重要訊息,只能靠提示的讓小孩講出答案,看圖說故事也是需要練習的呢! 故事說完,問孩子「這個故事是要跟我們說什麼」,原本預期答案是傳言不可信,果然是我想多了,綺綺的答案是「講大野狼把烤地瓜拿走了」。只好帶他們重看轉述鏈,問他們每個人講的都不大一樣,而且越來越奇怪;綺綺指出只有聽到第一手消息的小老鼠講的是一樣的,其實過程還是與原版不大相同,小老鼠的版本中大野狼有將地瓜交給小豬,只是他又把他搶走了,但從結果來看是相同的,和綺綺說明後他修改意見,指出第一和第四張圖是相同的。 讀完故事和綺綺解釋什麼人的記憶並不可靠,記得的常常跟實際聽到 / 看到的不一樣,聽完再轉述的內容往往會有差異;講完馬上示範,隨口說「請你拿一顆蘋果兩根香蕉三顆橘子給我」,然後請綺綺復述,被突襲的綺綺自然講不出正確數字。了解記憶不可靠後,請他以後要轉述發生什麼事時,只講自己記得的部份,不確定的部份就不要自己腦補了,有時出發點是好意但是會好心辦壞事,別不小心當了謠言製造者和傳播者;為了讓綺綺更進入狀況,我用他班上同學的名字編了一個類似的轉述事件故事,聽到同學的名字出現在故事裡,而且劇情超展開,綺綺顯得樂不可支,這樣到底能不能記得不要亂傳話呢? 最後我問兩個人是否聽過類似的故事,兩個人都沒反...

繪本科學課:《創意帽子屋》、《小熊走鋼索》,平衡鳥和跳跳豆

今天的繪本 —— 《創意帽子屋》 森林中開了一家帽子店,樹上掛滿帽子,老闆幫不同的小動物找到適合他們的帽子:兔子的帽子剛好有兩個凸處,大象的帽子特別大,小鼴鼠的帽子上附了探照燈,鴨爸媽和小鴨們的帽子上標字母和數字,猴子的帽子上長了香蕉樹,松鼠們來時已經沒帽子了,但是老闆頭上的帽子剛好適合他們。下次開店時會有更多創意帽子唷!

親子共讀:《聖誕老公公和小莉》、《褲子的聖誕節》、《皮皮與波西:聖誕樹》、《金色的盤子》

  這四本都是 12 月裡讀的,特別把和聖誕節有關的三本書放在一起紀錄,另外一本書雖然和聖誕節沒關係,但和禮物稍微扯上邊,就一起放了。綺綺 5y5m ,綸綸 2y10m 。   林明子聖誕禮物書系列一共有三本,先前讀過《兩顆草莓》,這下子補齊了。描述有著三個孩子的一家人在聖誕節期間的故事,小霞、小莉、小毛各為主角,故事短而簡單,內容溫馨,文字又少,就算唸她個五六七八次也不累,非常適合在聖誕節前閱讀。三本書依照故事時間序排列應為《兩顆草莓》、《聖誕老公公與小莉》、《褲子的聖誕節》。 《兩顆草莓》的共讀紀錄 https://jeanne0919.blogspot.com/2020/12/blog-post_10.html 《聖誕老公公和小莉》 聖誕節的晚上,等不到聖誕老公公送小熊來的小莉跑出門,聖誕老公公戴著耳罩從森林走來,他沒有聽到小莉的叫喚一直往前走,但是聖誕老公公的袋子破了個大洞,沿路掉玩具。小莉跟在後頭撿玩具,但實在太多了,最終抱不動的小莉和玩具一起坐在路邊休息;聖誕老公公終於發現袋子破洞了,他補好袋子,把掉出的玩具裝進袋子裡,小莉也被裝進去了!聖誕老公公來到小莉家,把消防車和洋娃娃放到小毛和小霞掛在床邊的襪子裡,然後驚訝的的發現小莉不在床上而是在自己的袋子裡。最後小莉抱著小熊在聖誕老公公的陪伴下進入夢鄉。 因為兩個孩子很愛,加上故事很短,這本講了好幾次。第一次共讀的時候請兩個孩子講講聖誕老公公掉了什麼玩具。聽到小莉被放進袋子裡,兩個孩子都發出疑問聲,看小莉在袋子裡滾來滾去,都覺得很有趣,聖誕老公公驚呼「小莉在哪兒?」時,兩個人都幫忙回答小莉在袋子裡。 故事結尾,小莉抱著的玩具熊耳朵上套著小莉的襪子,綸綸好奇問「他(熊)受傷了嗎?」解釋完聖誕老公公會把要給小朋友的禮物放進襪子裡,也才收過一次聖誕禮物的綺綺馬上追問為什麼我們不掛襪子。「要不是你去上幼兒園知道了聖誕節的存在,你去年也不會有禮物呀!」不能講出真相,只能說因為他們兩個的襪子太小了,綺綺說可以用大人的,用爸比的襪子,「那你到時候記得跟爸比(借襪子)」話還沒說完,怕他們真的去搞什麼襪子製造麻煩,連忙改口「這樣就變成聖誕老公公給爸爸的聖誕禮物了」。綺綺又問:「為什麼他的襪子很小聖誕老公公還送他東西?」「所以聖誕老公公才把襪子套在熊的耳朵上面呀。」綺綺才又想起來了。 綸綸又叫著小莉被關在袋子裡...